现代设施农业可以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延川县关庄镇太相寺立足良好的生态、便利的交通和深厚的红色底蕴,按照“党建引领、技术支撑、一园多能、强村富民 ”发展思路,开展规划建设,通过挖掘潜能优势,突出特色引领,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打造成为全县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青少年红色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基地,走出一条园区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截至2022年底,关庄镇太相寺村建成95式新型温室大棚112座,全年设施农业产值突破370万元,带动村集体每年稳定增收15.5万元,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
延川是延安革命圣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块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延川县梁家河乡村振兴区建设项目涉及文安驿镇梁家河、贺家河、 白家塬、马家沟、上驿、下驿、 禹居、高家圪图8个行政村和关庄镇太相寺、甄家湾、二八甲、王家沟、贺家河、刘家湾、十甲7个行政村。其中,关庄镇太相寺村位于延川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地处素有“米粮川” 之称的青平川中部,全村土地总面积12000亩,总人口843人,是关庄镇现代农业示范村,产业大村,也是著名的“太相寺会议” 召开地。太相寺棚区原占地面积157亩,建有三代棚98座,棚体小、机械化程度低,加之使用年限长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多数大棚被闲置、废弃,经济效益下滑严重,群众种植积极性降低,发展设施农业恢复棚区生产力迫在眉睫。农业要强,科技先行。近年来,太相寺村因地制宜,依托川坮地富集的地理优势,土地肥沃、梯状分布,全年光照充足,以川道设施瓜菜区为核心,坚持发展“川道大棚、沟道养殖、山地苹果” 三大产业,引进良种良技,有效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了以棚栽业为主导,养殖业、林果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关庄镇太相寺村抢抓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地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机遇,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1430万元,以太相寺会议旧址为核心,实施太相寺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把发展“菜篮子 ”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建设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逐步推进设施大棚智慧化改造,在提升管理设备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大力推广新品种,全面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凝聚力。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 形式,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4名园区种植户、瓜菜技术员、经纪人、农资经销商中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关庄镇太相寺大棚产业链党支部,隶属镇党委管理,党支部书记由在园区务棚的村支部书记兼任。同时安排园区2名党员联系17户种植户,跟进传达上级精神、协调解决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 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 模式,带动675人次在棚区务工,吸引17户农户种植大棚,其中脱贫户7户。确定2名责任心强的种植户担任党员中心户,负责基础设施管护、园区保洁等日常管理,着力提升园区治理水平。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作用和帮扶单位县蔬菜办职责,选配蔬菜办一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并派驻两名技术员担任驻村队员,在大棚技术上给予充分指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与村“ 两委” 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太相寺村智慧科技大棚高质量发展。 规划引领,激活发展持续力。按照陕北地区3年内领先、5年内不落后、15年内正常运行目标定位,聘请专业公司高标准规划、设计、施工,协调拆除老旧低效大棚98座,建成95式新型温室大棚112座,总占地225亩,棚均占地2.2亩,有效解决三代大棚起架低、面积小,不便于机械耕作的问题。同时,在棚区制高点建成50方沼渣、100方沼液储存池,通过管网向每座大棚输送有机肥料,极大地提高了施肥效率。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为目标,积极引进果蔬新品种,提升农产品效益,引进康苹翠蜜西瓜、星甜24甜瓜、天鑫2号西红柿、78-9辣椒等名优果蔬品种,带动农户致富增收,让大棚蔬菜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科技引领,激活发展驱动力。智慧科技大棚配套安装了自动卷帘、自动温控、自动打药、运输轨道、水肥一体化、小环境监测等智能设施设备,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力、农资等管理成本。通过小环境全方位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度、水肥一体化科学滴灌、全面使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料,实现精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经专业机构检测,棚内瓜菜产品全部达到了无公害、绿色化标准。原来一家两口人最多可以管理2个棚,而且劳动强度特别大,现在大棚内好多工作实现“一键式 ”菜单操作, 自动温控和小环境监测功能实现手机APP远程操作,农户躺在家中就可以完成不少棚里的农活,平均每户可以管理4个棚以上。通过对农户的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确保新技术达到示范效果。 市场引领,激活发展竞争力。为进一步拓宽蔬菜销售渠道,通过“ 镇村主抓、部门协同、政策支持、行政推动” 的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农批市场、食堂餐饮、商超等销售主体,建立长期长效合作关系,搭建“ 基地+超市+农校+市场” 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打造销售“直通车” 。与北京新发地等全国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签订销售合同,实行“订单式” 销售,引领关庄绿色瓜果蔬菜走出延川、走出陕西、走向全国,2022年园区年产值可突破500万元。同时,村上按照每米棚每年50元的标准,将大棚分租给农户经营,村集体每年可稳定增收15.5万元,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另外,结合红色资源文化,依托太相寺会议旧址红色教育基地,规划确立具有 本地特色的观光旅游路线,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全县中小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实践体验提供生动平台,打造集现代高效农业、休闲采摘、旅游观光、科教实验等为一体的产、学、研、游综合项目,不断提升棚区社会效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抓好党建领航“牛鼻子 ”,才能打造形成党群连心新阵地。“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 ”。实施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让基层党员带头动起来,把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近年来,太相寺村党支部扛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立足全村区位优势和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强烈意愿,动员党员致富能手带头,将原来村民的个体发展,提升到了统一组织的抱团发展。推行“党建联村、党员联户、党群联心 ”的机制,注重群众的思想宣传教育和种植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下好规划“先行棋 ”,才能开辟致富发展新路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事关乡村发展的未来走向和质量水平。近年来,太相寺村在推进设施农业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考虑地理位置实际,建设阶梯状大棚,确保发挥出设施最大效益。面对农村劳动力弱的问题,大量配套轻简化、智能化设备,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规划起步就考虑村情户情实际,一切以群众需求、方便群众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规划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 打好以绿为底“融合牌 ”,才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太相寺村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发展菜沼畜循环模式,有效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切实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实现了蔬菜生产的绿色化、有机化,确保蔬菜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利用“太相寺会议旧址 ”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观光旅游、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将设施农业的休闲采摘有机融合到乡村旅游之中,既丰富了旅游业态,又帮助种棚户解决了销路,实现了设施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中国福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