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游无锡惠山古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及庙门两侧砖刻“百善孝行先”、“万恶淫为首”大字的八字墙,
3*37-38

37.jpg

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岳行庙原在无锡城内,五代后唐时徙建于此,历代屡毁屡建。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黄飞虎的神诞,每年此时无锡东西南北城区8座神庙老爷都要前来进香,惠山一带形成规模宏大、远近闻名的庙会。如今惠山庙会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39-42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浦孝节贞烈祠座落在惠山直街,祠本浦姓烈女专祠。嘉靖(1522--1566)间,浦氏有遇倭寇难之孝子浦邵暨妻节妇过氏,万历时(1573--1620)诏旌表。崇祯(1628--1644)中马世奇即浦烈女墓而建祠。康熙间(1662--1722),浦氏族人浦起麟建议分祀,一以祀孝子节妇,一以祀烈女。而以族人中之贞节旌表这配祀。祠有坊。
43-44

43.jpg

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浦节孝祠又名浦烈女祠、浦孝节贞烈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马世奇建浦烈女专祠于其墓前,主祀明嘉靖年间遇倭难的孝子浦邵及其妻节妇过氏。清康熙年间浦氏族人将浦烈女专祠析为两室,一祀孝子节妇,一祀烈女。现在是惠福中医馆,门楣不大,不过里面还是大有乾坤的。

惠福中医馆
3*45-46

45.jpg

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绣嶂街上有一只露天半亭,里面端坐着财神爷,一手捧玉如意,一手托金元宝。亭之两侧一副联为:取利无德无利取,生财有道有财生。财神爷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3*47-48

47.jpg

4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救火会的房子也有些年头 ,可能民国时的救火会都是这个格局,现在作为惠山古镇消防工作站、惠山古镇消防警示教育点。
3*49

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滋王公祠,由邑人高攀龙倡建,主祀明无锡知县王其勤。
王其勤(1531-?),字明敏,号少月,湖广松滋(今湖北省松滋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无锡县知县。时倭寇正从我国东南沿海大举入侵内陆,无锡告急。他到任后的第三天,就召集地方耆老士绅,商议修筑城墙等抗倭事宜。自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初九日至四月二十日,用了70天时间,将原来无锡土城垣改建成一座长18里、高2丈l尺的砖石城墙;接着又向民间募兵,将招募来的兵卒编成窑兵、脚兵、弩兵、僧兵、柴兵、子弟兵、义勇兵、园兵,进行训练。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倭寇侵犯无锡,他亲自督战,历时18天,击溃倭寇,全城得保。王其勤卒后,无锡民众在南门建造了松滋王公祠。祠内塑其像,尊为“南水仙”。祠旧有“仰止先型”、“捍卫鸿猷”匾额。

每年三月初七,民间便举行隆重祀典以纪念之。
3*50-51

50.jpg

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文肃公祠,又名马忠肃公祠,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乾隆二年(1737)重修。主祀明甲申殉难谕德、赠侍郎马世奇。附祀与马同殉的朱、李妾孺人等。马世厅殉国后,其子马等壬玉依据父亲生前夙愿,特购明王园太虚阁为父榇停放处,后即以阁为祠。
祠祀马氏延祥支马真一第十世孙马世奇忠、孝、节、义萃于一门。
祠堂面阔五开间,三进,平房,硬山坡顶,略高于一般民房。
3*52-53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52.jpg
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三义祠,位于惠山古镇绣嶂街北侧,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主祀明义士薛旦、薛灏、薛昶兄弟三人。薛氏三兄弟于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入侵,响应知县王其勤号召,倾尽家财资助修筑城墙,其义举为百姓称颂。
3*54-55

54.jpg

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温公祠是祭祀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圣地。
司马光,字君实,运城市夏县人,为宋代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有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著作《资治通鉴》。
死后归柩故里,并赠封为温国公,温公祠正是为了纪念他。

大家还记得司马光砸缸的历史故事吗?就是这个司马光。
3*56-59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中丞庙供奉的是在雎阳保卫战中牺牲的张巡,无锡人又把他叫做“张大老爷”。主要祀奉唐御史中丞张巡年,配祀睢阳太守许远。“安史之乱”时,唐开元末年进士出身的真源令张巡,起兵雍丘(今河南商丘),协同太守许远率军御敌,远死守有江淮屏障之称的睢阳,与围城的安禄山、尹子奇部激战数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但善出奇兵、每战辄克,以万名疲弊之卒抵御叛军十余万之众,坚守十月直至城破战死。死后追封通真三太子、司马圣王。许远被执送洛阳,不屈遇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张巡传》记其事:“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张中丞庙俗称“大老爷殿”,主祀唐御史中丞张巡,祔祀睢阳太守许远。该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历经多次毁建,于同治八年邑人高鹏等集赀重建。
3*60-4*1

60.jpg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前有“精忠贯日”照壁,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巍峨堂皇,气势恢弘,为无锡市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4*2-7

2.jpg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6.jpg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7-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张巡等血战睢阳,阻遏贼势南犯江淮,为郭子仪、李光弼部收复失地,争取到战略时机,故江南一带,多有纪念张巡的祠庙建筑。古人有联赞张、许:“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贰忠臣。”堪称妙对。照壁上还有清同治年间的巨匾所制的“精忠贯日”四个大字,以表彰张巡、许远的精忠报国之心。张中丞庙的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巍峨堂皇,气势恢弘,为无锡市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大殿内有张巡和许远的雕像,黑脸的将军,白面的书生,历史上张巡并不黑,许远也不白,但一眼就能看出这样一种刚柔相济,文武相得益彰的氛围,或许是这样的脸谱唤醒了心中一份历史的传承吧。
4*8-13

8.jpg

9.jpg
1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