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123
话说茂名 发新帖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在绍兴鲁迅故里三味书屋、土谷祠及长庆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3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好好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百草园三味书屋,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或许从鲁迅先生那些文字被编入教材的那一刻,他心中的绍兴便不再只属于他一个人,而是成为了我们许多人共同的回忆。

这里所述的第一种看法更接近鲁迅先生创作本文时的心理背景,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实际上,我们从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中,也不难发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快乐的情趣。从“黑油的竹门”、大匾等陈设,从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仪式,从同窗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溜到三味书屋后的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到人声鼎沸的课堂,自得其乐的老先生,颇有些成绩的绣像,飞速进步的“对课”,处处洋溢着一种成年人回顾往事的乐趣,时时流露出新奇天真和快乐的情趣。因此,纵然是森严的三味书屋,也是作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也洋溢着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而不是一种束缚。
39-41

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30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0.jpg
发表于 2025-1-3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阿Q孔乙己今安在
 楼主| 发表于 2025-1-3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3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土谷祠
土谷祠即土地庙,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塔子桥南堍也有一座土谷祠,它座落在长庆寺的斜对面,祠前有跨街台亭。在飞檐重彩的跨街台亭上原有许多匾额,其中一块有恩沛东陶 坊民寿怀鉴敬立的字样。寿怀鉴就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塾师寿镜吾先生。这台亭一年至少要演两台戏,正月一台灯头戏,五月一台平安戏。另外,坊里遭天灾人祸,也临时演戏,鲁迅幼时曾到这里看过戏。这里并排有三个祠庙,最北面是土谷祠,中间为穆神庙,靠南面是财神堂。土地庙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这土谷祠也只有一间门面的宽,因为鲁迅笔下曾对这里作了较多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土谷祠的门口,除了大门,还有一道木栅门,涂成赭红色。门口上面有宽宽的翻檐,下面是一支不高的石门槛。
第一进为门屋,廊柱上有一副抱对:风调雨顺五谷丰,国泰民安六畜兴。中间是天井,两侧有围廊。第二进是大殿,明间朝上陈设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两尊坐像,神态慈祥亲切,正如两边抱对上所写的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深得百姓喜爱。坐像上方悬挂红底金字大匾一块,上书地载五福四字,出自绍兴乡贤陶浚宣的魏碑体书法。大殿前金柱上还有一副抱对:
福自天中凭正直,德由义集须公平,为隋朝大书法家智永字体。
平日的土谷祠不及长庆寺热闹,冷冷清清的。但每到土地菩萨生日,即农历四月十四日那天,便有人来拜佛、烧香。冬至日来点蜡烛,才显得比较热闹。光绪末年,土谷祠是一个叫阿秋的庙祝掌管着。因为土谷祠比较冷落,当时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便住在庙堂内,掌管者也不去干涉他们,这里成了他们的栖身之地。
说起土谷祠,人们就会联想到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说阿Q住在土谷祠,其实这里并非确有阿Q,只不过是鲁迅取材于此罢了:当年有个叫谢阿桂的,孑然一身,曾住在土谷祠。他主要靠替别人舂米来维持生计,曾给周家打短工,但他沾有偷窃习气,名声不太好。鲁迅对他比较熟悉,并以他为模特儿,在《阿Q正传》中,创作了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土谷祠废圮多年,门面是在1981年时修复的。2003年,绍兴市实施鲁迅故里保护工程,有关部门又出资对土谷祠进行了原址重建并恢复旧观。中外来宾来此参观,常会回忆起鲁迅笔下的阿Q的生活情景,鲁迅夫人许广平说,在土谷祠能更亲切地找到阿Q的所在,仿佛此中有熟人,呼之欲出

这次介绍的士谷祠和长庆寺就在鲁迅故居西边的小巷内,相当近。
1-5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1-3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长庆寺

长庆寺位于绍兴城南塔子桥南堍,距离鲁迅故居不到二百米,旧为绍兴八大寺之一,始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841—846年一度圮废,至958年又重建,堪称千年古刹。寺院坐西朝东,赭墙黑瓦。红色的山门上悬挂一块红底烫金的“长庆寺”匾额。进门是头殿,原有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主殿分为前后两殿,前殿供有一尊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殿内石柱上刻有两副楹联:“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炳惠照于西天教开两汉,荫慈灵于中土恩普十方”。后殿是一尊木雕的千手观音像,鲁迅也说过:“我的确早看见寺里有丈余的大佛,有数尺或数寸的小菩萨”,殿内还有大小匾额五十多块。
鲁迅与长庆寺的关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鲁迅是周家的长子长孙,他出生的那年是闰年,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三,正好与传说中的灶司菩萨同生日。按旧时的民间说法,这样的孩子是很高贵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但是尅星多,只怕难以养大,因为鬼神是专门要作弄有“出息”的孩子的。鲁迅的父母对于这种民间的迷信传说也信以为真,先是替襁褓中的鲁迅向菩萨去“报名”,就是说他已是“出家人”了,然后再拜和尚做师父,表示他已经“出家”做了小和尚,不再是俗人家的娇儿,借神灵的庇佑,可以免遭妖魔鬼怪的侵害了。鲁迅说过:“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这个和尚师父,就是当时长庆寺的住持和尚龙祖,鲁迅叫他“龙师父”。龙师父给鲁迅取法名叫“长根”,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称作“长庚”。按绍兴音读法,“根”、“庚”同音,两者均有祈福增寿的意思。龙师傅还给鲁迅一块铸有“三宝弟子 法名长根”字样的银八卦,一件用各色橄榄形小绸片缝缀而成的“百家衣”,以及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如历本、镜子、银筛之类。据说挂着或穿着这些东西可以避邪,小孩既能免遭意外,又能长命富贵。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陈列厅内,你还可以看到这些物品。龙师父身材瘦长,脸形瘦削,颧骨高高的,眼睛细细的,是个颇有叛逆性格的人。和尚照理是不应该留胡子的,可他却留着两绺下垂的胡子,更不合戒规的是,龙师父还有妻室。他娶亲的经过很富戏剧性:有一回乡下在演社戏,龙师父去看戏,因为他和演戏的人认识,便上台去替他们敲锣,虽然年青的龙师父漂亮又能干,但是台下观众却认为他不务正业,看不惯骂了他,龙师父不甘示弱,顶撞了几句,于是台下甘蔗梢头雨点似地飞上台去,有几个还抢上前去想教训一下这个和尚。台下毕竟是人多势众,龙师父虽有一手拳术也难于抵挡,只好落荒而逃,众人在后紧追,逼得他慌不择路,逃进了一户人家。而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年青的寡妇,那寡妇竟大胆地救护了他,……以后,龙师父就娶了那位寡妇为妻。
当时佛门戒律森严,只有“吹敲和尚”可以公开娶妻。龙师父精通锣鼓、胡琴、琵琶等乐器的演奏,他娶妻以后,就改当吹敲和尚。龙师父不仅自己娶老婆,也希望寺内的和尚也都能娶老婆,于是他从绍兴戏班请来乐师传授吹奏敲打的技艺,使长庆寺的和尚们都成了“吹敲和尚”,都能依靠自己的技艺来维持生活,再也不用出门募化了。当时在绍兴大小数百个寺庙中,要数长庆寺这班“吹敲和尚”最出众。
龙师父为人善良,对人和气,有着一副菩萨心肠。他长期做主持和尚,平时他对寺内的其他和尚关心体贴、平等相待,对到寺内游玩的客人,他热情招待,对一些寄居在长庆寺边上的破落户子弟,他也经常援助救济,他还挂牌行医,将行医所得的钱作为长庆寺的收入之一,但为穷苦人看病却不收钱。
少年鲁迅有时也去长庆寺游玩。新台门周家是长庆寺的护法施主,周家的佛事亦都请长庆寺的和尚做的。如鲁迅的小姑母周康去世,她的夫家就在长庆寺做了七天七夜的水陆道场,那次做道场,鲁迅也去看了。

士谷祠对面宛是长庆寺是。
6-9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