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扬忠(1932年11月4日—),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广东省高州谢鸡镇叶坡村人,是我国布莱希特戏剧研究的权威学者和欧洲戏剧研究的重要推动者。
### 主要经历与学术贡献
1. **学术背景与教育生涯**
丁扬忠长期任职于中央戏剧学院,历任外国戏剧教研室主任、《戏剧》学刊主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等职,并于198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戏剧理论研究和教育,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为中国戏剧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2. **布莱希特戏剧研究的奠基者**
他是中国布莱希特戏剧研究的开拓者,其代表作《论布莱希特哲理戏剧学派主要艺术特征》获2020年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一等奖。此外,他翻译了布莱希特的多部剧作,如《四川好人》,将德国戏剧理论系统引入中国,推动了中西戏剧文化交流。
3. **戏剧翻译与评论**
丁扬忠精通德语,除翻译布莱希特的作品外,还从事德语戏剧的翻译与评论工作。他的译介和学术研究为中国戏剧界理解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和哲理戏剧学派提供了重要参考。
4. **学术影响力与荣誉**
2020年,因其在戏剧理论领域的卓越成就,丁扬忠与廖奔等学者共同获得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他的研究不仅聚焦布莱希特,还涉及古希腊戏剧、欧洲现代戏剧体系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5. **与欧阳予倩的学术传承**
丁扬忠曾受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欧阳予倩的指导,学习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并在学术研讨会上多次提及这段经历,强调欧阳予倩对其学术道路的影响。这种传承关系体现了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代际联结。
### 社会职务与著作
-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参与多项国家级戏剧研究项目。
- 主要著作包括《布莱希特论戏剧》《欧洲戏剧史》等,译作《四川好人》被广泛用于戏剧教学与实践。
丁扬忠的学术生涯以严谨治学和对戏剧理论的深耕为特点,其研究成果为中国戏剧学科的发展与国际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