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宏亮,"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净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寺屡毁屡建。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宝殿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更显庄严宏传。特别是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花经》,计六点八万字。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在净慈寺门右边有一座“南屏晚钟”碑亭,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就是这里叩响的。净慈寺的钟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唐代诗人张岱 “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诗句就已把净慈寺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境了。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一1398年),铸了一口重约两万斤的巨种,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相传康熙皇帝以目品西湖十景,均广建庭阁,也在净慈寺寺门外建一碑亭,上刻“南屏晚钟”四字。而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享盛名。可惜在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钟声沉寂。 直到1984年10月,净慈寺在日本佛教界的相助下,重铸铜钟。1986年11月21日,中日佛教界人士400多人欢聚净慈寺,举行了隆重的大梵钟落成法会,108记雄浑有力的钟声回荡在西湖上空,绝响百年的南屏晚钟重新鸣起,为祖国美丽的山湖壮色增辉。这口铜钟悬挂在净慈寺重建的二层三檐的钟楼内,高3.6米,直径2.3米,重一万公斤。造型古朴,外面铸有《大乘妙法莲花经》,6.8万余字,铸造精致,每敲一下,余音达2分钟之久,余音袅袅,十分浑重动听。 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55号
门票:10元,老人半票。
我专程前往净慈寺参观不少于三次,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慧日峰下,雷峰塔对面,近城临湖,这里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濛,古刹名山相互映辉,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洪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宋太宗改为“寿宁禅院”,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改称“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是其鼎盛时期,人文荟萃,儒释交融,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寺之最。南宋时净慈寺与余杭径山万寿寺、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被评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五山之列。
金刚殿(也就是平常寺院中的山门,天王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