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浮生过客

[深读茂名] 小良寻踪探秘之旅(上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本帖最后由 浮生过客 于 2017-3-6 13:24 编辑
jysp8 发表于 2017-3-5 20:05
帮顶。楼主好有研究

感谢帮顶!这个帖子在小良修地志或推广旅游或许用得着,所以写得比较详细。

11、故书与“肇村源兴“章。


       土藏王收藏有一些民国或清朝的故书,“肇村源兴“印证小村古称“肇村“的历史。


DSC02161.jpg

DSC02159.jpg

DSC02115.jpg



12、 重要章节:族谱。
        
       
根据土藏王与梁百通的语录,整理如下: 小良以梁为主姓,小良梁氏概有万几千人, 自明洪武初年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余代。开山始祖梁仲春即南宋丞相梁克家第6代侄孙,曾任诰赠奉政大夫、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晋赠朝议大夫、云南布政左参议、晋赠标骑将军、广西镇营参府、广东布政使司,其于明洪武初年来到广东从官,遂带家眷从福建莆田择卜高凉肇良(今小良)奠基立业。                    

族谱记载:


DSC02096.jpg DSC02093.jpg DSC02114.jpg DSC02094.jpg DSC02095.jpg


         


分布:小良、祥坡、岭圩、那庄、北边城、边江、(土並)埇仔、南华、田头屋、可埇、那旺、元城、排岭、文梭、陂头、(土並)埇、旧史埇、新地、北庄、下灶等村;


2010统计数据:

梁姓    原电白县辖内59597人,人数最多的为林头镇和小良镇,分别占梁姓总人数的20.59%20.38%。其中小良镇12143人。


2013年,广西合浦县梁氏后人发帖找寻小良同宗兄弟:

      明代末年,法玺(定居博白松山草塘),法茂(未成家室),法甫(号光裔,定居合浦公馆佛祖冲)三兄弟从“高州府肇梁村”迁至广西合浦县公馆镇佛祖冲,已发展有一千多人,字辈排列为“光,秀,必,朝,镇,沛,相,耀,在,锦,永,桂,馥…….”。
    解放前“耀”、“在”字辈老人还回肇梁村拜祖,回去时带一个木板制成的葫芦形状的牌子作为信物,当年回去肇梁村那边的兄弟都会热情接待,还打发钱作来回之用,老人辞世时没留下肇梁村这边的信息,加上家谱不见了,因此广西合浦县公馆镇佛祖冲梁氏子孙多年仍没能回拜祖宗。

   
广西合浦县公馆镇佛祖冲梁氏后人希望能找回小良之同宗兄弟。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本帖最后由 浮生过客 于 2017-3-5 21:22 编辑

二、历史古迹。

       今次行程本定下观看小良村之明朝初年古建筑群,但因时间不宽许,留待下次。改观路边的“飞机楼”立此存照。


节录柯小瑛、 杨波文章:


    “飞机楼”。屹立于祠堂门前不远处的炮楼,是抗战时期梁氏族人为了保卫家乡而建造的。一个家族能建起一座炮楼来抗击日寇,护佑一方百姓的平安,这是极为鲜见的,高高的炮楼依河望海,俨然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记者看到,炮楼底下是防空洞,4层高的炮楼设计非常科学和考究,“奠基”碑依稀可辨,厚度约40厘米的墙体由梅菉草烧砖、红毛泥和纸筋灰建成,厚墙上分别有向上、向前、向下、向左右两边的扫射功能,墙上还有4个投掷手榴弹的瞭望口,瞭望口下有很隐蔽的枪眼,东面和西面墙体可见累累弹痕。耄耋之年的梁家四公梁桂禄和六爹梁培钦,挥动着双手比划着,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抗击倭寇的故事:在他们少年时代,族人习武成风,个个身手非凡。炮楼亦被族人惯称为飞机楼,抗战时期,为防日寇来犯,族人在飞机楼上轮班看飞机,一旦发现敌情,随即敲锣高喊:“日本鬼子来了,大家快快钻到地洞里!”并拉响警报,催促村民们紧急躲避。抗战后期,一支日军小分队登陆水东,偷袭小良。族人严阵以待,坚守炮楼,勇敢抗击,最终击退日军,大战告捷。战斗中,族人活捉了三个日本鬼子,并缴获了他们的枪支弹药。这是梁氏族人至今最动情的记忆,和最引以为傲的保家卫国的壮举。  


      
      
      








   






 楼主| 发表于 2017-3-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本帖最后由 浮生过客 于 2017-3-6 13:30 编辑

       炮楼前面有人字屋顶痕迹,几十年前是粮管所仓库屋顶,时楼内丁界山人梁华仔长期在炮楼里面居住,后来遗弃、拆去,新粮管所则建在维南山村。


     历史的斑驳:



       DSC02196.jpg

DSC02197.jpg

DSC02198.jpg

DSC02199.jpg

DSC02200.jpg

DSC02201.jpg



说明:从门缝看到里面只有水车,杂木,一派苍凉,没有发现有地下室。

DSC02203.jpg

DSC02204.jpg

DSC02205.jpg

DSC02206.jpg

DSC02207.jpg

DSC02208.jpg

DSC02209.jpg


15、上集最后一站 :   云通岭、菠萝山、水土保持站、小良公园探秘。




      下图为福谱庙。 (待续)

DSC02202.jpg
DSC02210.jpg
发表于 2017-3-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不错,学习了,下集都有什么内容?
发表于 2017-3-5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小良珍稀植物科教基地、火焰山,秦村庙【渡口交通站遗址】,云里角村农民感恩共*党博物馆也是值得探秘
发表于 2017-3-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浮生过客 发表于 2017-3-5 14:21
14、百通解说:下图左转直入6、7、8里,有排岭村、那庄村,藏龙卧虎:

          那庄村人:  广东省军 ...

李进将军是现役的将军吗?这些名人最好能有个简介
发表于 2017-3-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贴!图文并茂讲历史、讲人文。
发表于 2017-3-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那些刚掉下来的天星屎会不会有辐射?
发表于 2017-3-6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浮生兄以游小良的方式去了解一个镇的历史、文人,太让我佩服了。我去过小良,但走马观花式去看了一下,没有什么收获。今晚慢慢细读浮生兄这篇文章,真棒,我果断收藏。谢谢浮生兄分享。
发表于 2017-3-6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小良有个珍稀植物园,矛识点走
发表于 2017-3-6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光中余 发表于 2017-3-6 01:39
小良有个珍稀植物园,矛识点走

走325国道过小良两个路口后见右边有警察执勤站,在旁边小良公园直接入去向左就是【即在小良水土研究所里面】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奇妙 发表于 2017-3-5 23:47
那些刚掉下来的天星屎会不会有辐射?

       关于雷公石,科学界还没有定论,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可说法:

       雷公墨的年龄值(0.75百万年)否定它们是来自陨石或月岩(45亿年)。
        雷公墨的形态多为一向延长的水滴状、弹状,这是因为撞击地球物质而溅起液滴的典型形态。雷公墨常量元素含量与地球岩石接近,而与月球岩石和宇宙尘中的玻璃体差异较大。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的雷公墨,稀土分配模型与天体岩石无共同点然而却与页岩玄武岩的模型相似。K/U、K值投影也否定了雷公墨来自月球岩石的可能性。[2]
       陨石冲击熔融说得到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可,其假设如下:
0.75百万年前有一块巨大的陨落体冲击了澳大利亚附近的某一地区,当时表面为页岩或玄武岩,由于陨落体自身的重量和产生的千万巴以上冲击力,使地表岩石倾刻间得到超过自身熔点的温度,从而引起地表岩石熔融或选择性熔融,并且迅速溅起,形成数以万颗计的硅酸盐熔融液滴,然后骤冷、固结、漂浮在大气层上,最终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球表面,形成雷公墨。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15、   云通岭、菠萝山、水土保持站、小良公园探秘。
发表于 2017-3-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浮生过客 发表于 2017-3-6 20:54
15、   云通岭、菠萝山、水土保持站、小良公园探秘。

云通岭有足球协会会所等,菠萝山村有赖氏祖坟群和远点有【赖氏*山】古碑,更深的留楼主探秘先
发表于 2017-3-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吴奈 发表于 2017-3-5 10:22
小良是电白的一块风水保地,沙琅江自东向西拐南流入大海,小良像母亲抱婴儿的样孑把电白的精华揽在怀中。

好像很有道理{:1_99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