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53727|回复: 385

[深读茂名] 对晴小橙的网文《电白和高州,谁才是“岭南圣母”冼夫人的娘家?》的意见和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花花和尚 于 2019-4-16 23:12 编辑

对晴小橙的网文《电白和高州,谁才是“岭南圣母”
冼夫人的娘家?》的意见和说明
本月4日高州某公众号发布了署名晴小橙的网文《电白和高州,谁才是“岭南圣母”冼夫人的娘家?》(下称晴文),这是一篇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杰作。这篇奇文对当前我市开展冼夫人文化建设的工作干扰很大,特别是它以假乱真的手段,误导社会,遗毒甚深。为了澄清史实,还一个健康正义的舆论导向于社会,本中心发言人特对该文的谬论——加以批驳,并声明我们的立场。
(一)晴文说:“高州有冼氏公祠和众多冼氏后裔”所以高州是冼夫人故里。
这点不值一驳。据我们所知,有冼氏公祠不只是今高州才有,原电白的羊角镇大同村委会坡心村和共同村委会田心村就有冼氏宗词,而且单大同坡心村委就有1000多人,而冒称是“冼夫人故里”的雷垌村才区区500人,更多的是吴川吴阳马兆一带冼氏宗祠比雷垌的要大,辉煌得多。海南就更不用说了,全岛共有数万人!照晴某的逻辑,冼氏多的地方,有公祠的地方就是冼夫人故里,那么冼夫人故里应该在羊角大同坡心村、吴川吴阳或海南,而不是什么雷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晴某所宣扬的雷垌仲芳冼公祠、良艺冼公祠不是什么古祠,经考古研究而是近现代才建的。
(二)晴小橙胡说什么“各种辞书、地方志只记载了冼夫人为高凉人,没有具体到县。”这真是弥天大谎,胡说八道,是睁眼说瞎话。省、府、县志均有具体记载:
1、《广东通志》记载
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五十四:“高州府,电白县:夫人庙,在城北长乐街,一在山兜,庙夫人所生之地。”
清道光《广东通志》(两广总督阮元主修)卷二百二十三“暑宅”六:“高州府,电白县;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丁村。”
2、《高州府志》记载
明万历《高州府志》卷之二“祀典”:“电白县:冼夫人庙,城北长乐街西巷中,又有山兜娘娘庙,即夫人所生之地。”
清乾隆《高州府志》载:“电白县,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山兜乡丁村。”
清道光《高州府志》载:“电白县,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山兜乡丁村”。
清光绪《高州府志》载:“电白县:一山兜娘娘庙在丁村,即谯国夫人故里,道光五年重修。”
3、县志记载
清顺治《电白县志》“秩祀志”载:“山兜娘娘庙,即冼夫人庙。在丁村,乃夫人毓秀之地,乡人以为土主而俎豆之。”
清道光《电白县志》卷十六“古迹”之“署宅”载:“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山兜丁村。”卷二十录:“梁冼挺为南梁州刺史,乃谯国夫人兄,史称恃其富强侵略旁郡,亦丁村人也(采访)。”
清光绪《电白县志》卷八“建置”、“坛庙”载:“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山兜乡丁村。”(乾隆府志)。
清光绪《电白乡土志》载:“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电白丁村人。”“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保宁乡上区丁村。”
民国《电白县志稿》卷一112页载:“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山兜乡丁村(乾隆府志)。”
光绪《茂名县志》(今高州前身)照录了《隋书·谯国夫人》后,加案语云:阮通志把冼夫人列为电白列女,并对此不持异议。
以上地方志记载明确告诉大家,山兜丁村是冼夫人的出生地,即是母家居地,在离电白县城北十里的地方,非常具体明确。然而,晴某却瞎说,冼夫人故里地方志没有具体到县,只记为“高凉人”,这是正史《隋书》的记载,而不是地方志。到底晴某是真的没有读过这些地方志记载,还是明知乱说。如果是不知,而信口开河则是糊涂虫;如果是知道而故意为之,则是别有用心了!
(三)晴某说在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从高凉析置海昌郡,冼夫人出生前79年,山兜丁村已属海昌郡,不属高凉郡,到隋大业三年复立大高凉郡时,冼夫人去世5年了,所以冼人时代,丁村不属高凉,因此冼夫人不是生于丁村。
晴某此观点,不仅不懂历史知识,而且逻辑上也是站不住脚。晴某对粤西地方史沿革不清楚,一知半解。其实,海昌郡不是从高凉郡析出,而是从宋康郡西部分出设置的。宋康郡在宋元嘉九年(432年)从大高凉郡分出西营(阳西以西)立置的。地域从阳西至化州、吴川。海昌郡地域据阮通志云“当在高州府之电白、信宜、化州、吴川、石城境内(还有茂名县地)。”由此可见,此时期,不但山兜丁村是在海昌郡地域内,而且长坡等茂名县地都属海昌郡。晴某怎避而不说呢?是故意而为之,单说山兜丁村,而不说长坡,有心术不正之嫌。
雷垌及良德水库区一带唐代以前不与长坡同一个政区,而归属信宜的梁德郡梁德县地,属于罗定的永熙郡(泷州)大政区所辖。这有地方志沿革史记载为凭。请看:
清光绪《高州府志》卷一“舆地”一·“沿革”梁陈部分载:“泷州永熙郡,梁置泷州(今罗定州地兼信宜境)。梁德:(本汉端溪县地,梁置梁德县及梁德郡。)务德:(良德,陈置曰务德,隋书.地理志)。……案,隋书·地理志在永熙郡下,今依隋志次于梁德之后。”
隋:高凉郡,梁置高州,统县九:高凉、连江、电白、杜原、海安、阳春、石龙、吴川、茂名。
永熙郡:“统县六:怀德(旧曰梁德,置梁德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名怀德。)良德(陈置,曰务德,后改名焉)。”
光绪《高州府志》于“电白县表”下载“武德五年以电白、连江置高州,治高凉,良德自泷州来属,”由此可见良德是在唐武德五年才从泷州(罗定)划属高州的,此前一直属永熙郡,而不属高凉郡,雷垌属良德县,一直不属高凉郡(不管是大高凉还是小高凉都不属),良德划来高州时,冼夫人已去世20年了,况且此时只有高州而没有高凉郡。所以,所谓雷垌是冼夫人故里简直是天方夜潭,子虚乌有。
晴某缺乏历史知识之二,是表现在对修志编史的规则一点也不懂。古今修志编史的规则是,编篡者在撰写人物传记时是按编书时当代地点,而不是用历史人物生年时的地名。所以,魏征修篡的《隋书》所说的“高凉”即是指隋末唐初的大高凉郡,而不是梁陈的小高凉郡。魏征从武德五年开始修《隋书》,武德六年高凉郡尚在,所以《隋书》所说的“高凉人”即隋高凉郡人,因为《隋书》所写的是隋代的事,电白山兜正好处于隋高凉郡的中心地带。国家正史不可能具体到哪个县,这个功能职责只能由地方志作补充,地方志一致记载这个高凉地就是电白山兜,这真实反映冼夫人丁村故里的可靠性。而晴某却以梁陈冼夫人生年时代地名为据是不科学的、错误的。这个道理不难明白,如民国时,人称邓龙光是茂名县人,而现在写他的传记时则称他是茂南人。
(四)晴文说冼夫人与冯宝联婚后,冯宝入籍于冼夫人的故乡。请问晴某有什么记载证明冯宝是入籍冼夫人的故乡的?史志记载冯宝至死都一直在治阳江白沙的高凉郡里工作生活,冼夫人也在此协助丈夫理政和参与诉讼,这是有字为据的,怎能说:冯宝跑到几百里的雷垌山沟去入籍?真是天大的笑话!
晴文又说,冼夫人后代子孙皆从祖父母籍,从此就可“顺藤摸瓜”知道高州是他们祖母冼夫人故里。这观点不靠谱,充满矛盾和混乱。后代从祖父籍还有点道理,从祖母籍就谎唐了,请问哪个外㽒故里是和外婆的故里同一村庄的?高州的冯氏有哪个是住在雷垌的?
《旧唐书》、《新唐书》是记载冯盎是高州良德人,但并没有说是今高州东北人。对于良德地至今尚存在争议,有一说法认为今霞洞是良德县地。《大清一统志》载:“冯家村在电白界,冯盎即此界人也。”道光《电白县志》载:“冯盎为夫人之孙,唐时家于良德,即霞洞堡地。”“越国公故里在县西七十里霞洞堡据唐书列传,冯盎良德人,今城西七十里下博乡霞洞堡即旧良德地。”这是很明白的,唐时冯盎家是在霞洞而非长坡,尤其是有文物实证。1983年和1987年在霞洞晏公岭,发掘清理了两座古墓,从墓碑内容来看,分别是冼夫人与冯宝的第六代孙夫妇墓和第五代孙冯子游妻许夫人墓。马克思说过:“只有出土文物,才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这是唐时冯家村在霞洞的铁证。因此,可以说晴文认为冯宝冼夫人子孙都是在高州长坡一带从祖籍,也都是主观臆断,是虚假的。事实上各子孙都各在做官地定居,如冯暄在罗州做了几十年刺史,今化州是冯氏的活动基地,严格说,冼夫人夫家应在化州。我们看过长坡旧城村冯氏族谱,明确记载着,今长坡旧城村的冯氏居民是元朝时从吴川梅菉调只村迁去的。并非冯宝真系子孙,是九族外旁系子孙,这冯家村只是元代冯家村。同样,雷洞的冼氏居民按其族谱记载是明代成化年间从化州北岸迁去的。并非梁陈时冼夫人家族的直系后人,而是旁支的冼氏后人。他们的族谱自我折穿了雷洞长坡的冼冯氏是冼夫人冯宝的后裔的谎言。
(五)晴文以山兜丁村方园几十里无一人姓冼,就否定此地曾是冼夫人母家的世居地,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横蛮无理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人口居住发展情况也如此。自南北朝以来,经历多次改朝换代,苍海桑田,社会环境,人口居住情况的变化是巨大的,居民后裔不可能一直呆在原居地不变。现在居民的祖先古时不一定就是居住在这里,古时居此地的人往往迁到别处,就如现住雷洞的冼氏居民是明成化间从别处迁去的。这不是很明白的事吗?山兜丁村,今无冼氏居民,主要原因是冯宝、冼夫人第五代孙冯君衡因“矫诬罪成,籍没其家,”山兜丁村冼夫人母家也深受牵连,连几吨重的驮碑龟趺石也被唐讨击军打断,不难想象当年的恐怖现场。直系亲属都逃到海南及广西去了,非直系亲属和普通百姓有的迁走,有的留下,后来都汉化改名换姓,与迁入的汉人融合了。
晴某在文中还说:“甚至没有一座冼庙纪念冼夫人丰功伟绩。”这简直是弥天大谎,胡说八道。众所周知,山兜有个娘娘庙,即是冼夫人的故里祠,史志明确记载是冼夫人庙,十几年前就成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已被定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建设教育基地。这里每年冼夫人诞辰都举行官民合一的公祭活动,里面设有冼夫人功绩及冯氏人物介绍展览,这里已被茂名市委批准成立的冼夫人故里景区,成为海内外信众朝拜的圣地,怎能说是:“没有一座冼庙纪念冼夫人丰功绩?”
(六)晴文认为冯君衡的妻子和子女皆没有因此被杀,只是“籍没”入宫或入官,从而否定冯君衡案的实质。看来,晴某对什么叫“籍没”根本不理解,对唐朝法律更一无所知。与这样缺乏历史和法律知识的人讨论历史问题真太无聊了。我们来告诉你什么叫“籍没”吧,所谓“籍没,中国古代法律规定将某些罪犯的家人和财产登记没收的制度。唐律规定,谋反大逆者祖孙兄弟姐妹和部典资财田宅一律没入官府。直到明律、清律均有此规定。”(《辞海》89年版)冯君衡被籍没其家是被告犯了“谋反、大逆”罪。《唐律疏议》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岁以下及母女、妻妾(子妻妾亦同),祖孙、兄弟、姐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男夫年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余条妇人应缘坐者,准此)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异(即虽不同一户籍,得罪皆同刑罚)。从以上唐律的规定得知,所谓株连九族,并非都是杀头,首犯才处死。当时,高力士才10岁,其姐才12岁,还有一个哥都不够十六岁,是免死,没入官府的。据传说及考证,朝廷讨击军前往冯家捕杀时,冯君衡妻及两儿子均外出,不在家逃过一劫,随即逃往泷州(罗定)流落乡间,直至高力士发迹后,冯君衡案得以平反,力士与母及哥才团聚。可见,晴某人以君衡妻儿女没被杀,就否定株连九族这是无知的表现,既不懂唐律,又不了解历史情况,只凭偏见爱好信口开河,太不应该了。
(七)晴文说什么高力士发迹后,冯氏还逃亡他乡,不落叶归根,他不信服。我们说,不管你信不信,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冯君衡事件后,霞洞若大的冯家村荒废几百年,直至宋代真宗景德年间,广西灵山知县崔本厚任满,见到此地是风水宝地,便在冯家村故地定居。冯宝冼夫人的直系后人都逃到海南去后来发展很大,大首领兼州副职的冯崇债、冯若芳就是冯智戴的后人,海南冯氏族谱有系统不间断的记载,证明这个史实。事实上,高力士从未回过茂名家乡这块伤心地。现在有人杜撰高力士到根子取荔枝,还留下蹬马石,都是无稽之谈。最近央视播放了“国宝档案”,说杨贵妃吃的荔枝是四川涪陵送去的,这是铁板盖定了的,我们就再不要为了地方利益而违背中央的意见干违背历史事实的事了。
(八)晴文认为,今高州的冼庙多,所以冼夫人故里是在高州,这是荒唐逻辑。海南的冼庙比我们茂名全市的冼庙还要多,照晴某的罗辑,冼夫人故里不是应在海南了吗?
晴文说,全国最早、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冼太庙都在高州,这说法也不对。据省文物专家考证,最早的冼庙是山兜娘娘庙,它墙脚一米高处是隋代遗物,是建于隋仁寿三年的。长坡旧城冼太庙据吴恩说相传建于隋,是哪一年却没说。旧城冼庙早已废去,是明嘉靖高州知府欧阳烈访旧址重建的,是府衙主持建的,每岁府遣官致祭,根本不是什么“冼夫人后代所建”,晴某不看书,不读志,只有胡说八道乱放屁!全国最大的冼太庙是海南新坡冼庙,轮不到高州。其实,今高州的古庙在清代光绪《高州府志》记载的只有旧城冼庙、高州冼庙、高凉岭冼庙。同治间平定陈金釭后才建多点。才10多间,其余是改革开放后建的。
(九)晴某认为“以良德为中心的周围地带,解放后出土铜鼓19面,出土铜鼓的集中,是任何地区所没有的。”这又是睁眼说瞎话。至于铜鼓,在当年百越族居住的地区都有不少出土。去年,茂名市文联与省文联合撰滨海冼夫人海上丝绸之路地理坐标报告时,就说单博贺一带沿海就出土铜鼓多面。去年,由茂名市委宣传部指导,南方日报社、电白和滨海新区组织“寻找冼夫人足迹文化考察活动”,首站到达广西,在北流市的清湾、六靖等镇,不但发现了几座冼太庙,更可喜的是见到不少铜鼓,其中一面是六靖镇出击的目前现存最大的面宽1.65米的“铜鼓王”。历史上,制造铜鼓最多的是广西,北流型、岑溪型和灵山型的铜鼓制造场都在广西。粤西发现的铜鼓都是北流型,北流制造的。晴某不认真调查考证,就信口开河说是任何地方都比不上高州,这种狂妄不负责任态度也不怕广西人见笑?
(十)晴文说:“冼夫人改革陋习,已基本汉化,若是俚人强行将她归葬娘家,实在有违其改革俚人陋习的信念。”还说:“冼夫人一生丰功伟绩,照常理,死后必须报告朝廷,按当朝礼节,赐以相应的礼葬,而不应像一般俚女那样归葬娘家。”
这又是痴人的奇谈怪论,他的民族学知识是那么空白!我们知道,陋习和祖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陋习是指“断发文身、跣足不履、雕题凿齿,刻木为符契、喜食蛇蛤与博饭鼻饮、好相攻击等。而丧葬是一个民族的祖制,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冼夫人是俚族首领,她去世后,部族继承人也不会改变祖制,把她改葬到什么地方去。而且,在隋俚人势力正达如日中天,朝廷在军事、政治多方面都还得依靠俚族,维持岭南安定。因此,在丧葬方面也必须尊重俚族的礼制习惯,而不会改变,就像我们现在,我党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很多改革,但一直尊重他们的丧葬礼制和生活习惯,不把汉族礼制强加于他们,这是民族政策问题,不能随意乱来,海南解放快70年了,但黎族至今仍大多保留出嫁女死后归葬娘家的传统葬俗。可见,晴某认为冼夫人是大英雄,应由朝廷负责葬礼,而不应葬回娘家,这是他自己异想天开,想当然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冼夫人的葬礼,朝廷是派官员参与了,她的负碑龟趺石之大,碑记之高是按当朝三品以上官员的规格办理的,在岭南,只有南越王赵佗才有这样的等级(见省考古专家麦英豪的讲话)。
(十一)最后,晴某大言不惭诬蔑电白人说:“但有人却动了私心,擅自篡改历史,想将冼夫人这荣誉揽入自家怀中。表面是为自己县争光,实则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驱使。”
我们觉得这表述套在晴小橙(假名)等少数高州顽冥不化者头上最合适。他们在一无史志记载,二无文物实证的情况下,为了创建全国历史名城而不择手段地,采取小日本与我国争夺钓鱼岛的横蛮手段,强词夺理,以贼喊捉贼的伎俩倒打一耙,诬蔑电白人篡改历史。他们才真正是篡改历史,篡改历史记载。晴文通遍都没引用历史记载,冯盎传也只是片言只语,不是原版。他们为创历史名城的地方利益而拼命主动进攻争夺别人的东西。电白是自卫,为维护历史记载不致被篡改!试想,一个强盗闯入自己家中,把家里的东西说成是他的,要抢走,这家人能不起来反抗吗?冼夫人故里和墓历来史志记载是在电白兜丁村,古来没有争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争夺名人效应,才发生争议,一些心术不正的人,硬说是高州的,要篡改历史记载,电白人出于自卫,当然反对,这是理所当然,正当的。
再看官方态度就知道真理在哪边。2000年,经过长期核实,广东省文化厅发42号文《关于电白冼夫人故里文物遗址维修事的批复》,维持古代历史记载不变。2005年12月,茂名市委市政府紧跟省委部署,发了62号文《关于开展“茂名五大特色文化”系列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宣布“电白是冼夫人娘家,即是冼夫人故里。”时任市长的高州人罗荫国都一致支持。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山兜冼夫人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早已解决了的事,可是有些人企图趁市班子大换班,新来领导不了解情况之机,重起争论闹剧。不管这些人使什么花招,不相信他们能把历史颠复过来!这是不用某些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晴小橙等干人,有本事推翻国家、省、市的这些红头文件吗?做梦去吧!
从上述可见,晴某站在历史唯心主义立场上,以个人偏见代替史实,不与国家和上级保持一致,他把国务院核定的国保山兜冼夫人墓打上引号,说“电白所胃的‘冼夫人墓’,”在他骨子里,充满反对国务院决定的对抗情绪,可见,晴小橙等是地道的无政府主义者。从而撕掉他的“旁观者”面孔,经查他实质是编故事专家的张均绍门徒,用的也是张均绍的“新县志”标志。
我们真不明白,海南从来不争冼夫人故里,但他们的冼夫人文化建设比茂名好得多,为什么高州一些人不向他们学习呢?
晴小橙无理重新挑起了关于冼夫人历史争论,严重干扰了我市的冼夫人文化建设。为维护冼夫人的历史不被歪曲,更好推动冼夫人文化建设健康向前发展。特说明如下:
(一)坚持维护冼夫人的历史事实,反对不以历史记载和文物实证为根据,随心所欲挑动无原则争议的作法。
(二)坚决维护国家、省市对冼夫人相关历史作出的决定文件的权威,反对企图毫无根据否定这些文件的错误行为。
(三)强烈要求高州、电白双方的在职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不能无原则、无根据地参与双方的争议活动,以免使问题复杂化,影响冼夫人文化建设。
茂名冼夫人文化研究中心唯物者
                                                                                                               2019年4月8日

发表于 2019-4-1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5_665:}犀利了
发表于 2019-4-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电白冼的信众有多少,庙都无多几间,电黎佬占80%,他们信吗,要吗?,田肥了,开始争了
发表于 2019-4-16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问米试试!
发表于 2019-4-1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浙江
冼太是高州人没错啊,可能出生于电白而已,说他是电白人没错,判定一个人是哪里人,出生地不是唯一,汪精卫这个出生于佛山的,佛山就没有认领这个人,他还是浙江人。冼太既然选了高州,那他就是高州人
发表于 2019-4-1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这才是事实
发表于 2019-4-1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什么都别说了,高州才是俚人居住地,以山垌为旁,没听说过俚人住电白,其实电白在冼夫人时期属于官道,汉人来往甚多。。而俚少与汉人来往,都是住在深山里,就一冼夫人墓在电白,不知道为什么电白佬就飞起了。
发表于 2019-4-1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说海南冼太比茂名多,不想下海南人多地大,精神领袖又是冼夫人。这有什么稀奇。。海南冼太庙真比茂名多?你调查过?如果没有调查就胡说。
发表于 2019-4-1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又吵?大家约出来比下手臂,乜谁输就乜野对好嘛
发表于 2019-4-17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浙江
俚人与黎族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9-4-17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走你
发表于 2019-4-1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高凉山北 发表于 2019-4-16 23:57
什么都别说了,高州才是俚人居住地,以山垌为旁,没听说过俚人住电白,其实电白在冼夫人时期属于官道,汉人 ...

你的证据呢
发表于 2019-4-1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晴文通篇狗屁。
发表于 2019-4-1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文。。正确。。可以回应了几年在高州论坛,广发的争论
发表于 2019-4-17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好心高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