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新学期 预习必备】语文、数学、英语各年级课本(电子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小学家长要记牢六个字:

▶ “等待”

家长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要接受这个现实: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动作快,一下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一下子什么都做好——否则这个家长也太好当了。

▶ “询问”

孩子放学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询问很重要。有的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机,从来不和孩子沟通。如果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双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 “鼓励”

对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这样只会打击孩子。

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在小学六年中一直做好却很难。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厘清原因

父母要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

之后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厘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多年来我在孩子面前,既有严父的一面,也有挚友的一面。记得2017年元旦我儿子上大学后回来的当晚,我们父子俩平躺在儿子的床上,两个爷们床头胡侃神聊一两个小时,我谈了四个问题:如何把握大学的学业与创业;成绩与活动;恋爱与成家;出国与考研。

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理解与尊重的重要。如何与孩子谈话?这里有几个建议:

首先是抓住把柄谈。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时间谈。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

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_1017:}{:1_1017:}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家长怕把事情交给孩子做的话,孩子会搞砸,可是谁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

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请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特别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起床问题,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为孩子包办了。

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举办“小仪式”庆祝孩子的长大,然后提醒孩子:“你现在走进小学,已经是小大人,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在饭桌上教育孩子

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件温馨愉快的事,即使你不言我不语也不会觉得尴尬。然而不少家长却宁愿打破这种沉默,也要利用这种轻松的氛围来教育孩子。
常见的是,父母们喜欢趁着吃饭时间对孩子或是问东问西,或是大讲道理,一番说教,或是不断责备。

所以,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饭桌教育”。在这个时间点来对孩子进行说教,不但不能让孩子更听话,反而会让孩子更叛逆。

一方面,这会直接导致孩子没有食欲,消化不良。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形成厌食症,健康状况堪忧。

另一方面,父母的追问或是责怪,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扩大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

严重的,导致孩子一到吃饭时心里就会高度紧张。时间久了,产生某种心理疾病。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问学习,不说烦恼

每个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到了餐桌上,就应该先放一放。过多地追问孩子的在校表现,或是考试名次,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

如果孩子学习有所退步,家长就对其一番责怪,或是大讲道理,这就会让孩子感觉吃饭也是一件很压抑的事。

但是,聊工作同样也不适合。这是因为,孩子对大人的工作本就不甚了解,说起来也没共同话题。倘若聊着聊着,就抱怨起工作中的不快,生活中的烦恼,这势必会冷却就餐氛围,也会影响孩子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高写作能力

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疯狂朗读好处多,疯狂诵读和背诵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3-1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快乐教育不是放纵教育

现在努力将来才有选择

很多父母都误会了快乐教育,然而放任式的顺其自然,只会让孩子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垫底,在学校闯祸……

真正的快乐教育应该寓教于乐,以一种更适合孩子天性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并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曾经有一个妈妈让儿子学拉小提琴,孩子嫌累想放弃,妈妈依然严格要求,一直鼓励。

终于,孩子坚持下来了,不仅拉得越来越好,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当他知道自己拿了第一名时,笑得无比开心,之后更加用心地学习。

这,才是快乐教育。

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如果家长不约束、管教孩子,孩子就没有足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只会越学越坏。

有时候,孩子小时候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

学习的“苦”,规则的约束,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着去承受的。

真正的快乐教育并不意味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管教。对于孩子,该有的规矩要有,该有的能力要练。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贬低式”谦虚

有些家长不仅很少夸奖自己的孩子,而且无法坦然面对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

比如,亲朋好友夸一句:“这孩子真聪明!”处于礼貌和谦虚,有的家长会立刻说:“咳,他不行,不如你家孩子成绩好。”

不是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而是强行贬低,以周全人情世故。

可是这话落在孩子耳中,太扎心了。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这种否定的杀伤力足以让他信以为真。

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对自我的评价过低,不敢将内心的情绪释放。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育好自己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

一个好的爸爸妈妈,抵得过200个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老师们不仅要自己明白,更要让家长们明白。说的再浅显一点,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对于老师而言,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家长不一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

人生终究是自己的,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别人夸奖你奉承你,你不会因此年轻十岁;别人无视你甚至嘲笑你,你也不会因此而变傻变笨。

要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其他的事,与你何干?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积极与学校与老师配合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儿童网球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说:“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人生苦短,别把时间浪费在恨任何人。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

要知道,时间是自己的,与其用大把的时间仇视别人,不如宽容别人也放过自己。远离所有负面情绪,生活终将教会我们:没有任何人该对我们的人生负责,除了我们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