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新学期 预习必备】语文、数学、英语各年级课本(电子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试错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喜欢事事包办,然而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有些事情,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可以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当他犯错时,家长刚好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他成长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与犯错误权。

每当我谈到给儿童自由的时候,总会遭遇质疑。质疑者一般都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了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怕孩子犯错误,凡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孩子一旦失败就大加指责,这样的家长,就是强权家长,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

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也就变成了空话。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失去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我认识和调整的信心。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选择力和判断力。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更清楚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而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其行为只是放纵,而非自由。放纵是压抑的后果,是选择功能的失效。这样的孩子内心软弱无力,因为他丧失了对自己的掌控力。

能否给孩子自由,是成人能否有分寸地表达关爱、有质量地去教育孩子的一块试金石。

成人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的心态,理解了自由意志在教育中具有何等价值,才能把“自由”这个无价之宝送给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4-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家长总把自己的苦和痛藏起来,只给孩子看最好的一面,给孩子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东西。

其实,我们应该把残酷的现实和成年人惨痛的教训告诉给孩子,如果可以,让他们亲眼去看一看,切身体会一下,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这世界本不公平,这世界又异常公平,你得到的,其实都是应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尽早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和追求,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当下的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男孩别像个女孩

尽管与上一条告诉男孩不哭相似,但是这条涵盖的范围更广,并更清晰地把行为分成了不同性别种类。我们应该感恩,我们没有生活在过去那个时代,在那时。有些势力强大的社会并没有坚持让男孩和女孩一生都应该按照金科玉律来做。再者,我们可可以请在精神健康领域的专家来证实,让小孩子选择参与另一种性别的活动并没有坏处。爱玩得脏兮兮的女孩子以后并不会变得更强势。同样的,如果我们的儿子更喜欢创造或者户内活动,而对那些一般男孩子喜欢的游戏不太感兴趣,也绝对不必引起警觉。
 楼主| 发表于 2020-4-14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良好阅读习惯的父母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

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阅读已经不是部分人的专利了,而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想要让孩子优秀,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近几年的高考状元,无一不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

北京文科状元孙婧妍说,“父母从小陪她一起阅读,推荐适合的书,培养她的语感,和她一起成长和进步。”

浙江省文科状元王雷捷分享,自己的母亲虽然学历不高,却是个爱读书的人,“只要学校老师推荐什么书,妈妈一定会给我去买来。”

……

相较于各种高级的体验教育,阅读是最高性价比的一种增长孩子见识的方式。每个妈妈都应该把阅读作为孩子启蒙的重点。

当然,让孩子热爱阅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天性好动,强制他们安静下来读书,他们会非常崩溃而且不配合。

但是,没有孩子是天生爱读书的,这需要父母从小引导。

孩子都是喜欢模仿父母行为的,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回忆自己的女儿就提到过,女儿小时候因为看到自己和她父亲,都是“书虫子”,也就有样学样地拿起书,乖乖坐在父母身边一起看书,久而久之,便也成了父母一样的“书虫子”。

所以,想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父母首先要做一个爱阅读的榜样,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孩子用武力或语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声责问、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怯于家长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语的权威,只能选择沉默。
时间长了,会形成内向、封闭、少言寡语性格。

        家长打骂孩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问题的,打骂只会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孩子被打,情绪上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导致神经系统出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Don’t be shy; just try!
不要害羞,只管尝试!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和珍惜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培养一点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烧起来了,你该庆幸,还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药库。”契科夫曾经这么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幽默使人快乐

幽默使人笑

幽默感强的人

能把难过变成欢笑

能把失败变成动力

幽默总能给人很多启示

我们的孩子,说实话压力挺大的,读书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有一颗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单字好像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头疼的数学公式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来,压力会小、成绩会好。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手了,上面有不少分享的笑话,有空没空和孩子一起笑笑,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好办法,孩子总是很能记住各种笑话的。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据分析,如果在做作业前能听到一个笑话笑一笑,就那么几秒钟就能缓解他一整晚的作业压力和复习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其实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建立在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上的,如果父母总是用最消极负面的方法对待孩子,那孩子自然会对自己越来越自卑。现在越来越多家长采用“鼓励式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批评,让孩子先知道自己的长处,然后再对比自己的短处,长短分明,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父母再进行教育,事半功倍。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有说出这样的话的水平。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常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说在教育孩子时,以正面激励为主,但不是否认对错误、缺点和过失的批评,甚至惩罚。批评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要过多、过滥,不要把批评当成家长的教育手段。另外,批评、惩罚是一种否定、一种压力,但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

作为家长,一定要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增强教育意识,讲究批评的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如果孩子与大人吵架赌气,无论谁有理,大人都要主动与他们和解。成年人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对孩子,该道歉该认错要及时进行。如果家长知错不改或不认,觉得在孩子面前认错是丢脸,也会让孩子学得固执己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见识多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影响?

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这句话现在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见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说,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

对此,我深感认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所以,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什么意义?

因为见过世面,孩子们就更容易对物质保持一种天然的宁静,对欲望有天生的收敛,他们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而是对精神有无限的渴求。

他们会知道,一个人不应该囿于江湖,而是应该走南闯北。一个人非常努力,就可以有机会成功。见世面给予孩子的一切,带他们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将在他们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永生留存。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目标

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延迟满足主义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中间区别就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这个等,就是耐心。

克制是可以培养的,个人建议自己一个人难做到,应该两人配合可多人配合去实现。有一个“三分钟游戏”。孩子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爸爸找来一个仿古的沙漏,而孩子非常想玩这个沙漏。

爸爸跟他约定:这个漏斗是古时的计时器,沙子漏完正好是三分钟,咱们一起看故事书,三分钟一到,你就去玩吧。

开始几次,孩子根本没看书,而是盯着沙漏看,等沙子漏完就去玩了;但爸爸并不气馁,多次之后,孩子慢慢的把视线转到书上来。再多次,孩子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要求延长时间,但爸爸坚持只看三分钟。很多次后,孩子就主动去看书去了。

三分钟,正是适合孩子的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之后,就打住,要经过很多次培养,形成习惯,这样,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物了。

家长的恒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