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免费领取】小学、初中 学习资料(可直接打印使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孩子事务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都希望对孩子尽心尽力,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培养出从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学,帮着背书包、记作业;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在一旁陪着、盯着;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常常是孩子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帮着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说盯着孩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事务。

这样被“照顾”着的孩子,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了上课、上兴趣班这两件事,既发展不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妈妈就只好一直照顾着、伺候着、累着了。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爸爸妈妈才能做到真正的轻松。这样不是为了偷懒,而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站位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生活就是竞争,别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后了。

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限制了他的发展。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5-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过度奖励

过度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积极性。有些家长秉持“少批评多表扬”的教育理念,认为表扬和奖赏能够让孩子更自信、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殊不知,奖励用得不对,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家长如果总是将奖励作为激发孩子做事的手段,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会渴望得到奖励,就不会重视做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地投入,进而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知识是智慧

犹太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钱或财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

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希伯来著名的教育箴言是“教养孩童,使他们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其中包含了这样的意义:家长必须仔细地观察孩子,提供机会给每个孩子用创意活出自己的人生。

即帮助孩子去选择正确的路,从而使学习成为甘甜可口、充满惊喜的过程,使孩子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家长需要发现奥秘,但这个奥秘是在孩子那里,而不是在家长这里。家长的使命并不是告诉儿女应当做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而“必须在他们的智慧面前谦卑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倾听你的声音

  家庭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夫妻由爱结合,但依旧是两个单独的个体,所以,夫妻间需要磨合和沟通,需要时时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样才能维护好感情,相伴白头。

  同样,和孩子沟通也很重要。孩子出生后,他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

  不要认为孩子小,他所有思想就是幼稚和错误的。孩子看到的世界可能更纯净更有想象力。

  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尊重,而这样,家长也能清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更好的引导。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保持善良,别忘锋芒

孩子,善良是一种与生俱来、潜移默化的言行。

首先,你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其次,你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热情友好待人,但别逢人就将伤疤揭开,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是给你撒的是盐还是药;要学会有效沟通,但别用言语伤人,千万别掺与到他人的纠纷和冲突中;要有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必须要有分寸。

这个社会的确有些许不公和黑暗,但是只要你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好的风景。

孩子,善良没错,但在你保持善良时请别忘了带点锋芒。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坚硬。
 楼主| 发表于 2020-5-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要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不管去健身房还是在小区楼下跑跑步、在房间里跳跳操,都可以;另外,上下班骑车或步行也是不错的选择。

坚持运动,不仅能让我们身体健康,也能培养我们的毅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做人要懂感恩

穷时,借钱给你的人;

难时,背后挺你的人。

苦时,同舟共济的人。

病时,端茶倒水的人。

你什么都不是时,

真心真意喜欢你的人;

你什么都不懂时,

全心全意指点你的人。

帮过你的人,一辈子都要铭记于心。

暖过你的人,一辈子都要珍惜于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字迹潦草

一手烂字,很可能让你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而“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则更加严格。

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

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分呢?

对 策

从现在起每天抽出15-30分钟好好练字吧,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书写速度,让你在中考、高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相当大的优势。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试错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喜欢事事包办,然而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有些事情,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可以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当他犯错时,家长刚好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他成长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尊重孩子的需求和选择权

“不能玩沙子,会弄脏衣服”“不能赖床,会迟到”,过度保护、事事帮孩子做决定做安排的父母,容易养出一个依赖型孩子。

他害怕自己作出决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于是不敢脱离父母而独立,无法发展出一个健康的自我。

父母直接给孩子的结论,永远无法变成孩子自己的经验,孩子该有的体验,一样也不能少。

比如踩水坑会弄湿衣服,那感觉很难受;冰激凌吃多了会肚子疼、甚至会感冒;磨磨蹭蹭不起床会导致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

当孩子体验到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才会自我观察和思考,不断优化自己的选择。这是孩子内在动力的觉醒,远胜过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

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父母也不要太过专制,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比如要不要上补习班、每天穿什么衣服、出去旅游准备带些什么、要去超市了家里需要采购些什么,等等,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决定。

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不同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权衡,最终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有做决定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做真实的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不会为了反抗而反抗,也不会为讨好父母而压抑自己。

这是一个有担当的孩子,必经的历程。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鼓励教育:应该有建设性的批判和处罚

现在中国的家长倡导鼓励教育,鼓励教育非常重要,但鼓励教育不能陷入误区。鼓励教育不是不惩罚,不批评孩子,而是带有建设性地批判,让孩子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害怕。

“国外是对过程进行鼓励,我们中国却是对结果进行鼓励。”中外教育的不同鼓励方式,培养出了不一样的人才。

老师一般都表扬成绩排名前几名的学生,中等和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鼓励。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从20分到40分,进步是很大的。

美国有一位黑人女教师,在贫民区的学校做老师,但是她的学生却纷纷进入了美国的名牌大学,大家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这位黑人女教师班上的一位学生, 二十道数学题只做对了两道,女教师给他加了2分,画了一个笑脸。

学生找到老师,问老师是不是在污辱自己,“当然不是侮辱你,你做对了两道题,总比一道都没有做对好,我希望你下次做对四道题,这样我给你画两个笑脸。”受到鼓励的这位后进生后来通过努力,成了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并考入了美国名校。

“鼓励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使用。”鼓励教育不是掩盖孩子的缺点,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较好的方式是对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他们能够自己控制的因素予以鼓励。

鼓励重在过程,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给予承认,而表扬只认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善于语言表达

好好说话,是用爱的语言表达,而真正地学会说话,就是学会掌握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最能体现人的情商和修养。

你会不会说话,你修养是怎样的,这个是装不出来的,即使可以蒙混过关一两次,也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很大程度上是表达不清造成的。和孩子聊天,父母表示孩子支支吾吾说了很久,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也没办法继续聊天,结局是不理解对方在表达什么,矛盾激化后发生争吵。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需要注意:

父母要教孩子尽可能把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明白意思。

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是最好的训练方法。与孩子说话时父母最好不要用方言,否则他们的普通话会变得不伦不类。不用“懒”、“笨”、“冷漠”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别人,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不带任何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