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助力开学季,免费领取中小学英语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讲礼貌,善待他人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

微笑待人的人,

总是真诚友善、宽容大度,

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是受欢迎的人。

爸爸妈妈应当教会孩子讲礼貌,

比如日常生活里常说

“你好”、“谢谢”、“对不起”,

在请求他人帮忙时多用

“麻烦你帮我……好吗?”

的句式,平时多关心他人……

长久以往,孩子会收获到

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楼主| 发表于 2020-6-2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走出“丧”的状态,从让孩子“忙”开始

有的时候,咱们会发现孩子陷入了持续性颓废中,整天觉得很沮丧,对学习也没有精神。

这种情况,相信大人也都遇见过,就是不想干活、不想做饭,大人对家务或许可以偷懒、也有排解不良情绪的渠道,但是孩子没有啊!

孩子陷入持续性低迷情绪,可能是因为他在学习中遇见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受到了什么打击。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不开心的原因,咱们也不要强迫,不妨带着孩子“忙起来”!

带他给家里做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让他帮妈妈搬大米、提菜;带孩子一起跳舞、唱歌,让孩子动起来、忙起来!

忙的状态纷至沓来,他不开心、丧的感觉才会消失殆尽。

用忙消除丧,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蛮有用的。

孩子在越丧的时候越发会想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为什么我这么练习了这么久还练不好呢,想越多越难过。

丧到停不下来。不断去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就会不想学习。

丧的情绪很容易给孩子增加不想学习的念头。

我们帮助孩子适时转移不开心的情绪,无形之中给孩子留有喘息的缝隙,所有的烦恼之事也就在这忙碌的期间被粉饰。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做,其实孩子自3岁起就开始懂事,可以做一个“小大人”了。
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大人放手,孩子动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胜过你陪他一辈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高孩子表达能力,告诉孩子有什么话要好好说,要学会沟通。

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自怨自贱,进而出现退缩性的心理障碍都与语言表达能力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让家教的影响更长久。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还有一个不能撒手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表达、阅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会对孩子一生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亲子沟通中禁止说的话:

6、“你这么想完全错误,应该……”不要打断他们的话,就开始说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就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7、“别总是乱花钱!”不要老把话题集中在琐事上。谈些更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如体育比赛、音乐会甚至政治等,有助于彼此了解。

8、“下次理发时,鬓角剪得短点。”不要总是给他不需要的建议,而应经常赞许他们的想法。

9、“你会干什么?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工作了!”不要拿孩子与自己当年进行比较。时间长了,孩子会拒绝与你沟通。

10、“你还不减肥,胖得脑子里只剩油了吧?”千万不要用困扰他的事情开玩笑。记住,青少年敏感、容易受伤害。

11、“你为什么总干傻事?”不要在他们某些行为后,问这样的话。你可以问:“做这件事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12、“不是我唠叨,是你没明白!”不要对某些事情一而再地唠叨。只给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相信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钱袋,而是脑袋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读书好的人。我想问你,你到北京旅游是坐高铁好还是骑自行车好?当然是坐高铁好呀。知识就如同高铁,有了这样的工具,你实现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

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选择余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铁坐腻了,你也可以骑上自行车领略风景,累了,你再坐高铁不迟,这就是潇洒,因为你有“知识高铁”这个工具。

虽然说学历并不等于个人工作能力,但学历高的人学习能力强的可能性就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学习力恰恰是未来社会竞争的核心能力。你也不得不承认,受过高等教育及学历较高的人,接受新知识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能力也明显较强。

说白了,就是知识越多,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越大,这是大概率事件。你要想买质量好的笔,你一定要选择去大商场去买,因为这样的可能性大,你绝对不会想到到小商店去买,因为这样的可能性小。

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是脑袋而不是钱袋。有好的脑袋,钱就会追着你来;没有好的脑袋,再多的钱,也会丢掉。趁着年轻,抓紧给脑袋充电这才是正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
我们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而爱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只纠结在为什么丢了5分上。高标准严要求固然正确,但无形中也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母亲情绪柔和,孩子才能有主见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做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好像墙上的芦苇,迎风就倒。

没有主见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发挥重要作用。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情绪稳定,用询问倾听代替强势权威更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变得有主见。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最长,倘若母亲情绪暴躁,动辄打骂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在内心生出惧怕,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达,久而久之就不会自己思考,变得没有主见了。

在宋家三姐妹的记忆里,母亲永远都是柔和的,她从不会疾言厉色的命令,也不会大喊大叫的狂躁,正是因为母亲情绪的稳定,才能使孩子们个个有主见,个个有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
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为人沉敛,胸襟开阔,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欣赏别人,待人谦和有礼留余地,不傲慢自居,不恃才傲物,主动吃亏,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常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
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你自己

大学四年,和一帮与你差不多优秀的、比你更优秀的或是不如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使你加深了对自己的真正了解。

你了解到,你其实并不是那么牛,因为有人比你更牛,虽然你曾经认为自己很牛。当然你也可能了解到你并不是那么无能,因为有人比你更无能。

由于大学环境的宽松,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像中学生那样只知道学习。你了解了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了解了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了解了自己的优点、缺点。

你对自己的了解逐渐接近真实。你不再狂妄自大,也不再妄自菲薄。

这就是成熟。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楼主| 发表于 2020-7-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得越多,贡献越大,所得越多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

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
    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无条件养育,不是实施控制

不是控制,没有控制,即尊重,尊重孩子的本来样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若把孩子比喻作不断成长的小树,那么如果父母们按照自己意愿,修枝剪叶,甚至是设计好生长的方向,没错,这样的养育方式,你有可能会养出很好看的盆景,但每一棵盆景都在诠释着什么叫着扭曲或是非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