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1234
和教育 发新帖
楼主: 066888888

助力开学季,免费领取中小学英语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孩子立规矩,父母这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1.有些事,不能惯

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啊!”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你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iPad,但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又多玩了半个小时。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2.有的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3.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楼主| 发表于 2020-7-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母亲情绪柔和,孩子才能自信

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的。一个人的自信心通常来自能力被他人肯定,成果被他人赞美,通俗点说,自信是被夸出来的。

母亲情绪柔和,以温柔的爱对待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爱与安稳的环境中,更能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更能更好的展现自己,更能有底气,从而获得信心。

有很多做出成就的身体有缺陷的人,你问他们为什么可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他们都会告诉你是因为自信,这些自信通常来自于母亲柔和的情绪与爱。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喜欢这样和他讲话,对于孩子而言,更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换句话说,对于超过3周岁的孩子,你就不能把他当作“小孩”,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对待,如何平等呢?身高先平等吧。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热爱学习的家庭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但一味跟孩子说道理,他未必就听得懂。光说不练假把式,言传身教,才是父母最该做的。

一个高考状元的背后,一定站着热爱学习并且严于律己的父母。父母要带头先读书,先学习,做好榜样,孩子就愿意向父母学习与看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谈几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1.你可以不优秀,但是你可以表现很积极。

2.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现得很热爱生活。

3.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现太平庸。

4.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

5.你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学有成就?

6.你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识尊重老师?

7.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背影长大的。

8.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优秀的因子。

9.每一位失败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潜在的根源。

10.管教孩子必须父母思想统一立场一致。

11.关爱孩子必须理性科学让他感知。

12.教育孩子是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
 楼主| 发表于 2020-7-1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恩爱的家庭

“父母恩爱的体验,就是我今生不可能有的体验,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一种恩爱的规格,高过父母的恩爱,没有一种幸福的温度,超越家庭的和睦。

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母亲,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彼此恩爱!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对于孩子来说,另一半总是被相对冷落的一方。

实际上,家庭最好的状态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并且随时随地表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霍思燕和杜江,是娱乐圈恩爱夫妻的典范。

杜江进门时,总是先抱抱妻子,然后才去抱儿子嗯哼。夫妻两人毫无避讳的在嗯哼面前拥抱,展现他们的恩爱。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嗯哼,会把妈妈当小公主宠着、会想着给宠物医生带糖、会主动关心别人,他不缺爱,所以也不吝啬爱。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父母恩爱。

因为,父母吵架,孩子会左右为难;孩子承受不了来自父母的一次又一次争吵;爱打架争吵家庭的孩子,会变得敏感脆弱,毫无幸福可言。

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提出,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

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关系。夫妻是人生伴侣,是共命运者。

所有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

当你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时,孩子就自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家庭和睦,才是给孩子的美好快乐家庭。父母恩爱、不吵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爱你的孩子,从爱你的伴侣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善于说好听的话,尤其对孩子,无论他们做的如何,都常夸奖说:“干得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类。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正面激励孩子。

华人家长则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而爱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还非要追究为什么丢了5分。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兴许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楼主| 发表于 2020-7-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前途是你自己的
做父母的不求回报

人生只有一次,不可回头。

爸妈能陪你一时,却不能伴你一生。

爸妈深知能留给你的,就是要让你明白,要赢得他人的尊重,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能用自己的能力争取一个美好前途!

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财富终不长久,生活会告诉你要靠自己才能真正成功。

而孩子你现在能做的,就是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塑造美好的品格。你的付出,会在未来给你一个回报。

但那个时候,可能爸妈已经两鬓白斑,步履蹒跚。你也会明白,爸妈所做的努力,他们最终得不到什么,一切都是为了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男孩6-14岁是父亲为之奠定男性基础的宝贵时期,再忙的父亲在这几年也应该挤出时间多关注儿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夏夜散步、和儿子聊聊自己的成长过程、一起打球、拍拍儿子的肩膀告诉他他很棒。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滋养男孩,伴随他的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除了赞美,要有惩罚,不过惩罚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棍棒教育。

惩罚不能多,但要“狠”,就是说一定要有效果,否则没有记性。

赞美和鼓励还是比较推荐的,但不应该是无谓的“说好”,而应该鼓励孩子去做到“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升自信心

大多数的差生的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大声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差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诵读可以激发激情提升自信心,反复诵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胆量,使孩子变得大气、大方、大样。特别是在集体诵读时可以相互壮胆,进而产生诵读的热情和激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