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后要看的文物是大悲幢。人们曾将佛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了保持经久不毁,后来又改为刻在石柱上。这些刻有经文的石柱,就称为经幢。光孝寺的这座经幢,可是唐代遗物。
它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全称为“大悲心陀罗尼经幢”,是光孝寺现存时间最早、有绝对年代可考的石刻文物。这座平面八角形的青石经幢通高2.02米,方形基座的四周刻有力士像。由于年代已久,石面风化剥落,一些字难以辨认。但八面幢身的小楷字,还能依稀辨认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石上所录章句乃是“大悲咒”,但只是其中的两咒,每咒分别刻在经幢的四面。
。幢身上还施宝盖,盖下的檐枋与角梁的相交时刻出一跳华拱作为承托,形态典雅,在我所见过的其他寺院的经幢中,这种结构非常少见,可以说是仅此一例。 5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