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在浙江徳清鲜为人知的新市古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京杭大运河,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时代为春秋至清,地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新市河埠群及南圣堂被打包列入此项国保。
39

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西河口的朝西街上,有座2000余平方米的大宅院,其封火围墙高8米左右,甚为森严,周长约200米,高大的石库墙门流溢出古朴厚重之感,宅院为不规则的多进深,青石铺地,建筑相当精致,为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建造,于今已近200年历史。在清同治年间,此宅为湖州府南浔镇富贾刘家所有,并开设当铺叫“德源当”,为新市现存典型的明清建筑代表作之一。

德源当”
40-45

40.jpg

41.1.jpg
4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1.3.jpg
41.4.jpg
4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2.jpg
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4.jpg
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古镇一入口处有一座吟仙亭,

古镇的亭子和桥似乎都和得道修仙有关,名字中都带着一个“仙”字,或许这和古镇古称仙潭有关。
46.1-47

46.1.jpg

46.2.jpg
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呤仙亭柱子左右有幅对联:“忆昔真仙此炼丹佩清深夜下尘宪,自从跨鹤归蓬岛水满寒潭月满山。” 说的就是南朝著名道学家、“南天师道”教主陆修静陆仙人的故事
48.1-48.2

48.1.jpg

48.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与众多江南水乡一样,新市古镇也有一条“明清街”。这里至今还留存着明清建筑群的框架,一墙之隔就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威胁”着这1200年历史的悠长古韵,却没有使它“脱相”,这大概就是独属于江南古镇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吧。
49.1-52

49.1.jpg

49.2.jpg
5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1.jpg
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钟兆琳故居,清代咸丰末年,钟兆琳曾祖父钟桂溪开设钟新泰酱园,现存八百平方二进厅堂, 钟兆琳先生是中国电机工业拓荒者,任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主任,平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天下。
新市名人很多,南宋状元诗人吴潜,清朝画家沈铨,著名神学家赵紫宸等都是新市人。
53-56

53.jpg

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5.jpg
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故居现存面积800平方米老宅,厅堂上悬挂有“厚德堂”匾额。
57-59

57.jpg

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9.1.jpg
59.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驾仙桥系单孔石桥,东西向横跨新市镇南栅市河上,桥长十七米,桥顶宽二点八米,拱跨六点七米,拱高四点五零米。
驾仙桥始建于唐代以前,因此桥为神驾潭(俗称陈家潭)与南栅市河交汇处,又因古时有仙人在神驾潭沐浴后临驾该桥,故称"驾仙桥"。明代正德年间,镇人募资重建,取"旭日生晖"之意,更名"日晖桥",乃新市现存最古老之石桥。1906年至1907年,徐自华与秋瑾、柳亚子、徐锡麟等反清精英来新市曹宅,其间亦登驾仙桥眺新市小桥流水之光。

驾仙桥造型古朴,青藤缠绕,拱圈石纵横交错,结合排列,拱圈型似半月,桥墩坚固,圈石采用花岗岩筑砌,桥台用青石,武康紫石砌叠,上方有两对系石外伸桥耳朵,其间有紫石制的立柱,柱上原有桥联一副,然因年代已远,风化程序严重,字迹已漫漶无迹。桥顶望柱石狮造型独特。眉间深有中国猿人之韵味,考周边古桥石狮,未见此工中艺,足末见此桥历史久矣。两边分别置踏跺十七级端抱鼓石工艺精湛,有唐宋石刻之雄风,亦乃江南"市井桥"之代表。
整座桥梁造型古朴,是新市古镇有明清两代地方志记载的、保存较完整的古桥梁之一,于2006年9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0.1-63.2

60.1.jpg

60.2.jpg
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62.jpg
63.1.jpg
63.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