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原汁原味国外的英语学习法,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其实并不是那么讨厌的事情啊

当你背完了整整几页的政治历史语文

别人问你你可以自信的倒背如流

收获了别人崇拜的眼神时

当你为了一道数学物理化学题目纠结了整整半天

但是最后解出来,被同学老师表扬时

当你中考完可以安心等通知书时

被家长亲戚鼓励时

当你可以自由谈恋爱都不怕爸爸妈妈骂

可以理直气壮的把成绩单甩过去时

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谁都想当个优秀的人,他们行,你也行 !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性别不同,父亲角色不同

作为男孩的父亲,如果你对做男孩的榜样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妨借鉴以下几种观点和方法:

面对青春期的男孩,让他们感觉到道德约束的力量。

大家都说青春期的男孩容易变“坏”,有心理学家表示,青春期的男孩是否会变“坏”,与他们是否与父亲在一起有很大的关系。

对男孩来说,父亲是强大的象征,孩子会崇拜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讲,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

男孩进入了青春期,母亲的管教似乎已经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有时,为了让母亲看清这种局势,他们甚至常常向母亲的权力挑战。这时候,父亲最需要做的是与母亲站在一起,两个人用同样的态度教育儿子。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父亲的影响比母亲要大,除了父亲的勇敢、宽厚等特点适应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外,女孩还可以从父亲身上找到理想化的异性形象,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

一个缺乏父爱的青春期女孩,更容易从家庭之外的男性身上寻找父亲般的关爱,特别是当这份关爱又突然失去时,孩子很难面对这种创伤和打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不要随意挫伤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孩子越小,你的话越有可信度,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把你的话奉为圭臬。否则你的孩子将失去自信和活力,将会失去应对未来挫折的勇气,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孩子换位思考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

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生活中有一个潜规则是: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多传正信息,少给负信息

用正常的眼光看别人,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当今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就怀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有的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有病,这本身就不正常。我们不该让孩子的头上从小就笼罩着“有病”的阴云。

我想起一个外国男孩的事儿。他出生时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后来爸爸妈妈告诉他,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所以跑起来那么自如,是下功夫练出来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始终把孩子看成正常人,一样让他参加体育活动,一样让他去跑步……这个孩子虽然身体有残疾,可心理一直很正常。经过刻苦锻炼,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这叫什么?正信息!对孩子来说,“有病”就是负信息,“没病”是正信息。在正信息中长大的残疾孩子,肢体虽然不健全,但心理是健康的;在负信息中长大的孩子,肢体虽然健全,可心理有病,总怀疑自己有病,时间一长,真会出毛病。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多有烦恼,少有惊喜,原因在于不是用心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而总是盯着别人的孩子不放。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问出口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家长自己都表里不一,还拿什么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呢?教育的前提是:执教者先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川菜式教育”与“粤菜式教育”

英语的教育“Education”的本义是引导、调动,而不是灌输、打造。如果我们把尽可能多的资源灌输到孩子身上,用像做川菜的方式,就是大量地使用各种调料,而且这种调料是相当固定的、常规的调料,最终得到的味道一定是调料的味道,而不是菜本身的味道。

目前这样的教育在中国非常流行。而我觉得应该值得提倡的是粤菜式的教育,实际上粤菜是强调的把食材的味调出来,他们把盐叫做上味,有时加盐的目的不是为了有咸味,而是为了把菜里头的味道给调动出来。教育本身的含义应该就是引导,就是一根导管把它导引出来。我们现在的父母常常不是在为子女而是在为自己设计未来,在子女的身上表达着他们的自恋,或掩饰着他们的自卑,像古人用想象力“打造”龙一样打造孩子。孩子已经而是为一个,承载着的。所以我们应该回到一个更强调影响而不是管理,更强调失控而不是控制的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当中。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陪伴是最好的爱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他们经常是处在混乱和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虽然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像一个成人一样去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是失败的,那这种失败再结合典型的混乱矛盾心理,让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非常痛苦,如果家长此刻能带着无条件的接纳和爱陪伴着孩子,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种温暖会让孩子的叛逆减少很多,家长们可以试一试。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业或工作,牢记各种任务的截止时间

很多做家长的每天提醒孩子们该做什么:每天的作业、活动和比赛的日期时间等等。时间表由家长来掌握,孩子们习惯了被动听从父母提醒。当他们离开父母、必须独自面对这些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于是有人沉湎于游戏网络,到了最后一晚才着急该交作业。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妨放手,让孩子学习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使他们因为自己的疏忽忘记完成作业而影响了成绩,家长也要学习狠下心来不管,让孩子从中得到教训。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时间管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喜欢这样和他讲话,对于孩子而言,更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换句话说,对于超过3周岁的孩子,你就不能把他当作“小孩”,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对待,如何平等呢?身高先平等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别伤害最亲近的人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业或工作,牢记各种任务的截止时间

很多做家长的每天提醒孩子们该做什么:每天的作业、活动和比赛的日期时间等等。时间表由家长来掌握,孩子们习惯了被动听从父母提醒。当他们离开父母、必须独自面对这些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于是有人沉湎于游戏网络,到了最后一晚才着急该交作业。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妨放手,让孩子学习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使他们因为自己的疏忽忘记完成作业而影响了成绩,家长也要学习狠下心来不管,让孩子从中得到教训。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时间管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

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懂得聆听

  不懂聆听的孩子喜欢插话、插嘴,即使看似在听,但可能思绪已经飘到十万八公里之外。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小毛病,最好及时阻止。因为倾听代表对他人的尊重,能取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利于交往,不懂得倾听,还可能误会别人的意思。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