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原汁原味国外的英语学习法,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夸孩子三大原则: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家长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帮助妈妈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夸他“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这是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会变得 “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态度,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这就是家长说的“一夸就骄傲”“一夸就翘尾巴”的原因。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孩子”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个大帽子,对他反而是一种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守规矩时,也不要给它贴标签

立下的规矩,如果孩子做不到,可以三令五申,或者换用别的方法,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笨,这都做不到”“你就是起床困难户,真烦人”等等。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会相信,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但起不到督促的作用,还可能使孩子破罐子破摔,更加难以遵守规矩。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钱袋,而是脑袋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读书好的人。我想问你,你到北京旅游是坐高铁好还是骑自行车好?当然是坐高铁好呀。知识就如同高铁,有了这样的工具,你实现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

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选择余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铁坐腻了,你也可以骑上自行车领略风景,累了,你再坐高铁不迟,这就是潇洒,因为你有“知识高铁”这个工具。

当今世界是知识时代,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其中有一条: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Academic certificate is dollar.

美国2007年的一个调查表明,18岁或以上的成年人,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收入为79946元,而沒有完成高中教育的人,年收入仅19915元。还有资料表明,去年美国持有学士学位者的平均年收入54689元,高中毕业者的年收入仅29448元。

虽然说学历并不等于个人工作能力,但学历高的人学习能力强的可能性就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学习力恰恰是未来社会竞争的核心能力。你也不得不承认,受过高等教育及学历较高的人,接受新知识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能力也明显较强。

其实一句话,就是知识越多,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越大,这是大概率事件。你要想买质量好的笔,你一定要选择去大商场买,因为这样的可能性大,你绝对不会想到到小商店去买,因为这样的可能性小。

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是脑袋而不是钱袋。有好的脑袋,钱就会追着你来;没有好的脑袋,再多的钱,也会丢掉。趁着年轻,抓紧给脑袋充电这才是正道。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不开心、情绪低落时,你该这么说

用“你看起来好像不开心(很难过) ……”打开局面

1.宝贝,你看起来好像不开心,能跟妈妈(爸爸)说说吗?

2.你看起来很难过,想哭就哭出来吧!我能理解你。

3.宝贝,能看得出你很难过,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有开心就有难过,如果你想说就吐露一下心声,如果不想说我们也支持你。

解答:要让孩子明白谁都有权伤心难过,父母能理解他们、陪伴他们,但不等于会一起承受,因为自己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不用逼迫式的问“你到底怎么了?快给我说说说!”。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当孩子让我们很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有一天我的钥匙打不开自己家的门了,我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从窗户爬进去,我们从小的生活经验就是这样。于是我去找物业管理人员,他一听我说的情况也是马上想到从窗户爬进去,然后让我去找个民工,我边走边想,不对啊,我不敢爬,是因为怕出事,找民工万一他出事了怎么办?从这小事里我就悟出来,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成长的经验,而形成的我们的思维方式“第一时间”想出来的,“第一时间”的反应能力,往往是有问题的。为了避免犯错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忍一忍,多想一想,克制一下。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避免“第一思维”,说的也就是教育孩子还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平衡力。对待孩子,也许还应该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改一改: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更多的时间都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辞婉”。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孩子对某学科产生恐惧时!

孩子:“妈妈,我真的觉得英语很可怕,我看到它就心慌,我不想学英语了。”

×不该这样说

妈妈:“你还好意思说!每次让你听英语听力,就跟要你命似的,这下好了吧,就你这成绩,不想听也得听!”

√应该这样说

妈妈:“不要紧,你只是没找到学好它的方法,所以你才会害怕对不对?我们一起把学习英语的方法找出来,比如:多听、多读、多练……我们一起来好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接纳,点亮别人

人之不同,千姿百态。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个人,如果看起来他比不上你,但他总有一个方面比你强,更何况比你更强的人。

一个人,他在排斥很多人或事的同时,也一定把他自己局限住了。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类的智慧已经将无数领域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如果你要在这个基础上向更高更远的彼岸进发,要靠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相信你能理解。希望你以后能永远做个点亮别人的“太阳”,而不是被人点亮的“蜡烛”。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贪玩厌学型

孩子一直贪玩不喜欢学习怎么办?对学习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的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

因此有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问题表现:
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写作业学习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原因分析:
家长溺爱孩子,孩子任性、贪玩,意志未能从小锻炼,在学习上怕吃苦,总希望能投机取巧走捷径,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解决方案:
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典范,兴趣教学,培养对学习长久的热情,创设疑难情境,在磨砺中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关系,你很棒!”

如果你的眼睛里只有孩子的缺点,那么孩子如何相信自己的优点呢?有时候,换一种角度看孩子,让你的态度适应孩子的脾气和方式,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孩子总有遇到挫折的时候,枫枫妈最常做的就是抱抱他、安慰他“没关系,你很棒!”很快地,孩子就在妈妈的安慰下排解掉挫败感,找回勇气,甚至更喜欢亲近妈妈。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陪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

今天的父母面对孩子那么心浮气躁,是因为什么?

虚荣!

孩子考试没考好,你觉得是让你没了面子,便拳脚相加;孩子没考上大学,是让你丢了面子,于是冷眼相待;孩子有了点儿成绩或考上了大学,是给你增添了光彩,于是到处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连在了一起。把考高分的孩子当成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招牌,把有缺点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耻辱,把有特长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摇钱树。这是为什么?

是虚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人生之路。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那么,父母的使命是什么呢?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孩子走一程。

和孩子一起成长,我觉得谁都不是先学好才当父母的,都是一边学一边当的。孩子也不是说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做孩子,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要看到,眼前我们都是一张白纸,但路要一块走,不停地学习,什么事去积极面对,不要回避,总之要走到这一步的,只要体验就是财富。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争第一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变成劳役。

站在第一位置上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很想重复这一经验。对孩子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这样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会让孩子信心十足,动力十足,自觉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朋友

交友就像投资。投资当然要考虑回报,如果你找了个朋友,而朋友最后没有给你回报,只能证明你投资失败。你要找那些比你强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记住,在朋友落难时,一定要施以援手。

因为,与自己一起笑过的人易忘记,与自己一起哭过的人最难忘。这就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