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原汁原味国外的英语学习法,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从事的事业,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是近期目标,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课本知识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们对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不能听凭学生完全自由行事。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那些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水,都将化作你的底气和格局,累积成你向上攀爬的阶梯,支撑着你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育学生,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奋。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勤奋学习是不可能的。明白要成才非学不成。任何的机遇都是勤奋劳动获得的,只有拼奋斗,才是通往成才的桥梁。秋天的硕果从来不属于春天的赏花人,而属于春天的辛勤耕耘者。明白勤奋学习需坚持到底。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只要坚持到底,一定会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惩罚原因要明确
惩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在惩罚前,直白、明确地告诉孩子原因,并标明你希望孩子以后怎么做。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错把威严当最好的亲子方式

      很多家长以威严威慑孩子,跟孩子说一不二,习惯以命令的方式对待孩子。以家长自居的父母会给孩子居高临下的感觉,当孩子无法反抗时就容易采取沉默不应答或哭闹的方式。威严型的父母不容易让孩子打开心胸跟自己交流。

      请父母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接纳与欣赏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尝试像朋友般交谈。拒绝跟孩子说类似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我数到一、二、三……否则……”等。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避免与他人比较的表扬


      “你比哥哥考得好,真棒!”这样的表扬粗看没什么问题,但它却让孩子的关注点变成了“超过别人、赢过别人”,而不是掌握这项技能本身。于是就容易形成这样的思维,如果这件事不能“超过别人”,那我就不做,也就会出现怕输、好胜心过强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低年龄的孩子说概念,非常有害

1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美”,什么是“古代”和“现代”这类概念,如果带他到博物馆去,就不要对他解说,他听不懂,并且会厌烦。就是让他看,如果他实在不想看,就带他出去,他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汇给孩子。有的孩子半大不小就能说会道,可说的全是大人教他的词,一点也不像孩子。我在美国、欧洲、日本看到的孩子都像孩子,他们不太会说话,说的也都是很简单的词,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废话,更没有空话。可是中国的孩子,尤其是春节联欢会上的孩子,或者一些比较优秀的被选出来的孩子,满口空话、假话,这说明我们的概念教育开始得太早。

孩子10岁至15岁的时候,家长要特别观察,看他们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有极大兴趣。如果这个时候,他正好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写作,或者喜欢科学实验,家长就要带他到好的环境耳濡目染,并且周围有同样喜好的孩子,这点对孩子非常重要。至于所谓的概念性东西,我想差不多要到初中以后孩子才会开始对这些感兴趣,才有理解力和判断力。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如果你的孩子做的事情跟你有冲突,这说明他已经在长大,学会思考了。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以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造成更多的误会。比如孩子很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或者喜欢靠近电视机看节目,有些爸妈懒得跟孩子解释,就会拿走孩子的书或关掉电视,勒令她去做其他的事情。这就让孩子感到伤心,为什么大人总是有自己的一套做事规则,完全不管孩子的想法。这种高度权威型的爸妈往往喜欢对孩子下命令,或者摆臭脸色给孩子看,无形中制造了亲子之间的鸿沟。
 楼主| 发表于 2018-8-2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表扬不要添加主观判断


孩子需要通过表扬,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良好,增强自信心。所以爸爸妈妈切莫将孩子的行为和家长自己的心情挂钩,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讨好家长欢心,容易打压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同样称赞孩子画的小鸟,表扬他“你画的小鸟好像要从纸上飞出来了,真生动!”就比“我喜欢你画的鸟,让我看了很高兴”有更好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了解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若孩子能体会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便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孩子总趴着做作业,可以告诉孩子:“你这样的坐姿是错误的,容易使视力下降,最后需要佩戴眼镜才能看清东西。”然后给孩子一副平光镜,让孩子跳起来,让孩子感受戴眼镜造成的不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养,是培养孩子成人的灵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础,是一个让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18-8-2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妈妈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不管是外在面貌还是言行,妈妈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良好习惯往往是模仿妈妈的。如果妈妈强调饮食卫生,强调言行嘉善,强调外观整洁,那么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往好的方面发展。如果妈妈自己每天都蓬头垢脸,言行粗鄙,忙着操持家务却不拾掇自己,那么,你又如何要求孩子也能做到干净整洁,讲究礼仪呢?此外,孩子进了小学后,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他们小小的内心,其实更希望妈妈能让自己骄傲。这并不是孩子爱攀比的表现,而是他们成长阶段的情感诉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别让自己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

那该怎样找出衡量自己最佳表现的标准呢?这不是拿成绩来检测我们的孩子需要多做几本测验卷,或是去哪里补习,而是拿成绩来观察小孩的做事态度、能力以及所得到的成果。譬如数学老是不及格,我们要分辨究竟是不够努力,还是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起色,有没有找出补救的方法等等。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女儿只在一年级拿过一次第二名,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她总是班上的第一名。上中学的第一次考试,却让她第一次体会到,拿第一不再那么容易。

成绩不好,我们做父母的难免失落,但要有心理准备,才不会因为父母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我自己念台大外文系,以前在一个又一个的阶段都有爬上金字塔尖,新阶段又跌下金字塔的经验,所以一再提醒她,对自己不要有错误的期待,但眼前的挫折不表示定数,只要肯下功夫持续努力,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真实世界是会发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先从感恩父母开始,比如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等,通过这种小的事情、小的情绪让孩子熟悉这种感恩的状态,并最终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