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考入茂名一中的秘密:可以比其他人低160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问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我记得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且仅到三年级,儿子就彻底不上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
 楼主| 发表于 2019-6-2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注意力,提高效率。
 楼主| 发表于 2019-6-21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惧怕困难时!

孩子:“妈妈,这真的太难了。”

×不该这样说

妈妈:“难什么难!隔壁小明怎么学得那么好!就你不会?你上课认真了吗?”

√应该这样说

妈妈:“如果没有难的知识,天下所有的孩子考试就都考100分了,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的,就因为有的很难,我们才要想方法去战胜它,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楼主| 发表于 2019-6-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6-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南风效应   修正主义

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的力理更强大。他们约定,看谁能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冷冷地、张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出马了,它徐徐地吹,温暖地吹,直到风和日丽,行人都脱掉大衣。南风胜利了。

南风为什么胜利了呢,因为它让人们的行为是自觉的。这种启发人们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被称作“南风效应”。

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任何错误,只要悔改,总可以回头。

当小家伙不小心把牛奶弄倒在地上时,妈妈温和地说:这真是个漂亮的牛奶海洋。并进而告诉孩子,牛奶海洋虽然漂亮,但地板却要受罪了,她跟孩子一起把地板擦干净了,并告诉孩子正确拿牛奶的方法。

心理学家说,一个错误一旦发生,就算再发火,它也发生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重复犯这个错误,并要收拾这个错误带来的残局。

另一方面,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的一切都在尝试与成长的阶段,多加宽容,注重引导,不正是我们都需要的吗?而如果,孩子并不喜欢与信任你,你说的一切都很难凑效。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多鼓励,少批评 / 培养孩子的自信

不能老是批评孩子,将来孩子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你会批评不过他。总是批评,孩子会逆反,总有一天会反抗。相信孩子的点滴进步,不要着急。

信任孩子,最重要。没有什么再比得到别人的信任再能促进自己上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真正放下身段

不要总是对孩子发号施令,命令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非指挥者。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

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楼主| 发表于 2019-6-2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音乐的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适时的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在车里放。我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题材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6-2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问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我记得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且仅到三年级,儿子就彻底不上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

  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

  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的环境,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当孩子不想去学校时

睿智型家长这么认为:

我希望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意志力、行为习惯、时间观念和规则观念。让孩子明白按时上学是好孩子最起码的要求,我也会按时去接孩子回家,老师就可以按时下班了。

结局:孩子懂得时间管理,有非常好的作息习惯。

理智型家长这么认为:

孩子有时候不想上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会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会告诉你必须准时上学,但我会告诉你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结局:孩子懂得尊重老师。

奇葩型家长这样认为:

孩子还小,睡懒觉很正常,不要太较真了。

早上,孩子说不想去学校,就干脆在家玩好啦!

结局: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拖拉,磨蹭,不爱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为孩子安排过于舒适的环境

  有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生,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生性活泼,经过智力测验发现,他的智力比同年龄的孩子高出甚多,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深深地以他为荣,决定要给他一个最好的读书环境。

  这位男孩子非常幸运的诞生在一个经济环境很好的家庭中,与学习有关的生活条件一样不缺。

  但是他却慢慢开始改变了,读书虽然仍旧认真,但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干劲,不再有向功课挑战的心了,成绩也逐渐退步了。

  后来经过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物质环境太好的缘故。如果对一切都很满足,就不会产生打破现状、努力突破的前进欲望。

  一般来说,欲成就大事业,便需要有“吃苦精神”。正如孟子所说:“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而能克服障碍或逆境的精神动力,往往会在过于满足的生活中,受到侵蚀而不自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