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考入茂名一中的秘密:可以比其他人低160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能自我肯定的孩子,会天真单纯地将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这样周围的人容易发现他的才能,于是就有了扩展潜力的机会。想要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和潜力,首先,父母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而且,重要的是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津津有味地看着。
 楼主| 发表于 2019-4-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这个技巧并不仅仅是个人意见,更是太多孩子的呼声。中国的家长们往往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收到埋怨。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比如说爸爸妈妈一定要儿子学一样乐器,并且根据他们的喜好选择了钢琴,还貌似理智地对孩子讲:“我们并不是要你学到什么水平,也不要你成为李云迪、郎朗。弹钢琴对陶冶情操、磨练气质很有好处,甚至有的人说弹钢琴的人智力水平都更高!你就给我好好学吧!”

于是,花费大价钱买来钢琴,更是日复一日接送孩子学琴、练琴。可孩子从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不喜欢的态度,父母就是这样选择了无视,或者说选择了用大人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无视任何反抗。其结果就是,学琴半年,孩子越发没兴趣,家长也没了热情,琴技也一点点荒废了。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高中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当我发现他们能尊重我时,我也是会讲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选择最难走的路

“迷茫的时候,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话。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用也教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比如,还有作业没做完,但是想看电视的时候,哪样比较难呢?当然是写作业。这么一想就不会迷茫,做完作业再看电视。

又比如,“目标是考上斯坦福,还是其他随便什么大学?”孩子有这个迷惑的时候,因为斯坦福大学更难考,因此选择以斯坦福为目标。

像这样若是选择难走的路,就不得不付出相应更多的努力。但从结果上来看,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不知道该不该道歉时,更难的一方是进行道歉,于是选择主动道歉。

始终保持向上姿态,挑战自我,这是成为世界通用型人才的重要动机。

敢于挑战难事,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能忍耐,向着成功的目标不断顽强努力。这种精神准备的基础,我想就是源自我父亲的那句教诲:“在做重要抉择时,始终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

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平时就要培养孩子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的习惯,不同的孩子可用不同的方式,有的适合激励、有的适合严格要求,不管什么方式,都要长期坚持、持续下去才有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9-4-1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要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孩子走向工作单位,往往是要先做领导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动手能力。作为家长,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顾,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这样你老了他也会照顾你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高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多鼓励,少批评 / 培养孩子的自信

不能老是批评孩子,将来孩子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你会批评不过他。总是批评,孩子会逆反,总有一天会反抗。相信孩子的点滴进步,不要着急。

信任孩子,最重要。没有什么再比得到别人的信任再能促进自己上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可是一旦丢了东西之后,又很快地安慰孩子,并且买新的代替。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孩子老是忘带作业回家,一而再再而三,那就让他尝尝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苦头。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请理解老师

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管学生!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但是希望每个家长都懂这个道理,因为你们毕竟不是孩子了!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在成长路上遇到负责任、公正、认真的老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劳动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事实上,孩子出生一岁后,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意向,走路会推开你的手,有“我自己来”的要求。这种可贵的自发性的独立意识如果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促进,长大后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办事果断。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这样孩子以后在面对陌生环境或步入社会后,都能够有较快的适应性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你为青春奋斗,父母也付出百倍辛劳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在这个青春的校园里,每个孩子都拥有平等的机会,你可以去编织自己的远大梦想,也可以描绘自己的理想天空;你在付出多少,也必定会收获多少。在那里,你学习的成果、为人的优异,与家庭无关、与相貌无关、与“拼爹拼妈”都没有关系。所以有人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不奋斗的青春,终留下悔恨!

当很多人已步入社会,甚至到了不惑之年,仍在悔悟:原来青春时期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一把,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而作为你的爸妈,不想让你因为未来而担忧,也不想你成年以后仍抱有遗憾。爸妈愿意在你成长道路上,陪你一起面对困难,陪你一起分享喜悦。我们自己的辛劳,从来不轻易说。

亲爱的孩子,作为你生命中最亲的人,愿你能理解到发自肺腑的父母心声。我们只是尽我们的努力,陪你一起耕耘。但你要明白,读书并不是苦难,而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你只有经历了成长,在矢志不渝地发奋学习后,生活才会为你打开幸福的大门。而这便是所有父母一生的心愿。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

发现,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父母们会觉得:我怎么能拒绝他呢?我要让他自由的成长,拒绝他,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

当孩子没有被拒绝的经历,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其实,是父母接受不了对孩子说“不”,当说“不”的时候,父母是非常难受的,所以他拒绝对孩子说“拒绝”。

如果12岁以前,都没有过被拒绝,当他以后逐渐离家庭的保护越来越远,他面对被拒绝时怎么办?

另外,孩子也需要有体会说“不”的经历,如果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说“不”,他也没有尊重自己的权利,有机会说不,勇敢的表达出来,说不的过程,逐渐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