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4-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这个技巧并不仅仅是个人意见,更是太多孩子的呼声。中国的家长们往往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收到埋怨。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比如说爸爸妈妈一定要儿子学一样乐器,并且根据他们的喜好选择了钢琴,还貌似理智地对孩子讲:“我们并不是要你学到什么水平,也不要你成为李云迪、郎朗。弹钢琴对陶冶情操、磨练气质很有好处,甚至有的人说弹钢琴的人智力水平都更高!你就给我好好学吧!”
于是,花费大价钱买来钢琴,更是日复一日接送孩子学琴、练琴。可孩子从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不喜欢的态度,父母就是这样选择了无视,或者说选择了用大人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无视任何反抗。其结果就是,学琴半年,孩子越发没兴趣,家长也没了热情,琴技也一点点荒废了。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高中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当我发现他们能尊重我时,我也是会讲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