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楼主: 066888888

考入茂名一中的秘密:可以比其他人低160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我觉得“虎妈”、“狼爸”、“鹰爸”没必要去学。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后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愿而不强迫命令;需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作用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需持之以恒而不可一曝十寒,吃苦的精神来自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然放手让孩子主宰自己的生活。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在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后,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相应的建议,如果孩子的选择很好,家长则应多给孩子加油打气,给予孩子最需要的鼓励;如果孩子的选择有不妥的地方,家长则应和孩子好好地平等沟通,一起找出最适合的解决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孩子有权利为他的人生做出选择,他更感兴趣于哪个部分的外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放手,是孩子学会自我负责的最好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要尽可能放下手中的活,听孩子说话,一个孩子有他的经历就会有他自己的思想。孩子还很弱小,他们有得到尊重与爱的需要。如果父母仔细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但可以加深亲子关系,还可以加强孩子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在幼儿时期,头脑里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他们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觉得自己的需要是最重要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灌输孩子的是非观,必须教会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向人打招呼,学会尊老爱幼,懂得公共场合的规则等等。这是一个孩子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未来孩子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尊重孩子,就要多让孩子做主。孩子的事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这既是基本权利,也是做人的责任。比如家长参与孩子的游戏,听从孩子的指挥是关键,如果希望主导游戏进程,或者呵斥孩子的“不当”指挥,那么孩子就不喜欢与大人玩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晓宇拿着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书,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 一会儿,晓宇沉不住气了,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考语文。”妈妈“嗯”了一声,就没再理他。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

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书,在哪看书,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从此以后,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 当孩子试探父母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说不参与就不参与。如果面对晓宇的试探,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再不好好看书,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晓宇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家长过分强调学习

还有不少家长会过分强调并关注孩子的学习,考试必须得考多少名,做作业必须几点完成,恨不得天天拿着表监督孩子的学习。这样不仅没有让孩子学习变好,反而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感,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可以多关心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的爱好,比如绘画、音乐、表演等,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时候,学习自然也会好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家长怕把事情交给孩子做的话,孩子会搞砸,可是谁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

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请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特别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起床问题,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这些事情就不要再为孩子包办了。

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举办“小仪式”庆祝孩子的长大,然后提醒孩子:“你现在走进小学,已经是小大人,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勤奋是李嘉诚先生的成功秘诀。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勤奋,又穷又懒的你只能当臭脚垫,大概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沦为“臭脚垫”吧?

勤能补拙,一万小时定律,都说明了穷孩子屌丝如想逆袭,就只有勤奋。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勤奋坚持?比如做完一件事才能做其他的,画画要先画完才能玩积木,有始有终;上学后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不上学;长途散步要坚持走完,而不能中途坐车;让孩子养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而不是嫌弃孩子“帮倒忙”。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

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为什么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式父母往往只知道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忘了教孩子感恩。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父母为他付出的再多,在他眼里都是常态,一旦他眼里的常态被打破,就会心生怨恨。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真正放下身段

不要总是对孩子发号施令,命令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非指挥者。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期待越来越多,苛责和失望也越来越多,爱变成了控制。原本是为了激励自己和孩子,却发现,不断的攀比中,反会让孩子在盲从中失去自我,从原来的的原创、孤品,变成了山寨、赝品,压抑了自己的天赋秉性,丧失了差异化的核心能力。而我们,成了削弱孩子力量,而不是增加孩子力量的那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育孩子这种事无师自通

  点评:不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师自通的事,投资和花精力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的父母”是十分荒唐和没必要的,加之多少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使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上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既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寻找学习方式去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结果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纠正:早期教育越早进行越好,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才能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应该主动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