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2897|回复: 54

新学期 新梦想 新起点 新未来,为梦想加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066888888 于 2020-9-1 19:45 编辑

Image 1.jpg

Image 2.jpg

2020年秋季1.jpg

2020年秋季2.jpg

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咨询热线:0668-2827233、2199779
学校地址:茂南区油城七路26号(平安保险对面)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不是工业品
而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

学校以教为主,家长以育为主,社会才是真正的考试。我们共同面对的社会考试,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

家长要做好亲子陪伴,不管你多忙,每天陪孩子一起玩一小时。

培养孩子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关系,不是投机关系,教育是投资孩子的希望、孩子的未来。

孩子不是我们流水线的工业品,每个孩子都是天作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我希望每个父母都以“我有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孩子”而感到骄傲。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愿意倾听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不过身边遇到的孩子,好好听别人说的很少。很多家长苦恼,大人说话时孩子会随意插话,更为糟糕的是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怎样才让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完他人讲完或做完一件事后再去提问,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打断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倾听应该是相互的,成人倾听了孩子,孩子才会倾听我们。作为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则,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换言之,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会对另外一个成年人在向我们提问的时候直接生硬地拒绝。同样地,在面对孩子向我们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得把孩子当作大人同等对待。

孩子会因为被尊重了,然后才能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发展成
一个具有高度认知功能的成人
但他们需要时间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试错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喜欢事事包办,然而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有些事情,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可以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当他犯错时,家长刚好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他成长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成绩不止靠老师,
家庭才是培养学霸的温床

要想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当然要靠学校老师教。

但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就算孩子上课时听得再认真,回到家里却完全不学习,那又有什么用呢?

学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学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学历、能力有多强,但是,他们能给学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家长要做孩子的支持者
而不是控制者

希望家长和学校一起,找到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一生最大的热爱,就是给了他最大的幸福感。当孩子真正热爱一样东西以后,他对这件事情的兴趣,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这就是他的动力。

我们要让孩子有体育的素质、音乐的素养、绘画的乐趣、创造力的想象,帮助孩子实现梦想,而不是让孩子去实现家长自己的梦想。家长的心态影响了孩子的心态,家长的焦虑也影响了孩子的教育。

各位家长请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今天有没有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
第二,今天是不是因为分数而着急了?
第三,有没有不倾听、不尊重你的孩子?

真正要想让孩子好,家长就要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控制者。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育好自己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

一个好的爸爸妈妈,抵得过200个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老师们不仅要自己明白,更要让家长们明白。说的再浅显一点,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对于老师而言,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家长不一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好说话的家庭
有人说:“教育好不好,看父母的说话方式,就知道。”

的确,俗话说:“字如其人”。同样,父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体现父母的态度和性格。

父母嗓门太大,动不动就骂人,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会吓到孩子;

而好好说话的家长,则能和睦相处,让孩子活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中。

家人间相处,要懂分寸、有礼貌。

温和的语言,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对待孩子,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某学者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他是一个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的父亲,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他对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家庭是放松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

与家人相处,说话要让人舒心,凡事别只会讽刺挖苦。

而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生活得特别幸福,夫妻同心,孩子才能在最友善的环境里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斗米恩升米仇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得多。

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穷的这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那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都是邻居,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斗米,救了急。

穷的这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

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升吧。”

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升粮食回家了。 回家后,他的兄弟说,“这一升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得很。”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

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继续给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

一碗米不够,两碗米不够,三碗四碗还是觉得你只给了沧海一粟。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培养一点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烧起来了,你该庆幸,还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药库。”契科夫曾经这么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幽默使人快乐
幽默使人笑
幽默感强的人
能把难过变成欢笑
能把失败变成动力
幽默总能给人很多启示

我们的孩子,说实话压力挺大的,读书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乐的,有一颗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单字好像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头疼的数学公式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来,压力会小、成绩会好。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手了,上面有不少分享的笑话,有空没空和孩子一起笑笑,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好办法,孩子总是很能记住各种笑话的。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据分析,如果在做作业前能听到一个笑话笑一笑,就那么几秒钟就能缓解他一整晚的作业压力和复习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得越多,贡献越大,所得越多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

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0-9-12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为即将扮演的角色做好准备

每个孩子长大,都会扮演许多角色——学生、朋友、住户、职员、情人、配偶和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教会他们如何扮演好这些角色。

在和母亲的交流中,我也逐渐意识到,要让我的儿子日后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我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也深深体会到,那些让我尊重和钦佩的好男人,和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关系,反思我自己,在儿子的教育过程中,我和丈夫也会努力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朋友间如何相处,夫妻间如何相处,与父母如何相处,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未来扮演好这些角色。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一对好父母,胜过200个好老师!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
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于是,儿子把想跟爸爸说的话都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门口或茶几上,纸条上既有他的心里话,也有他想问的数学题。
爸爸看到,就会在纸条上写下回复,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
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父母”这个角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每位父母,都必须对孩子亲力亲为。
陪伴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个故事;
可以和孩子分享今天有趣的事情;
可以和孩子一起攻克作业上的难题;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玩具、游戏……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和孩子,从来都是一种相互成全的状态。
父母为了孩子,固然是拼尽全力的付出,而在孩子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世上最完全的依赖、信任和爱戴。
哪怕我们在外一事无成,可回到家里,我们还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就是我们一生最光荣的称号。
趁着孩子还未长大,趁着我们还未变老,好好陪伴,用心教育,努力成就孩子。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也是任何成功都无法超越的荣光。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
最需要这五种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
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
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种:共同成长的陪伴。
董卿说过: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