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原汁原味国外的英语学习法,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

睿智型家长这样问孩子:

今天在学校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今天在学校玩得开心吗?

你今天和小朋友一起上体育课,老师表扬你了呢!妈妈真替你高兴!

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唱歌真好听,回家能唱给妈妈听吗?

结局:孩子获得成就感,越来越喜欢上学。

奇葩型家长这样问孩子:

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你说实话!

今天有小朋友打你吗?你告诉妈妈,妈妈给你出气!

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在学校不听话,怎么回事啊你!

你今天在学校就学会这么点东西啊?

结局:家长不断负面强化,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上学。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教育融入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人生的道理,某一件事带给孩子的启发和震撼就是最好的教育时刻。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用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考试成绩不太好,心里很难过,再加上怕父母训斥,心里一定会忐忑不安。这时,如果父母再训斥一顿,效果不但不好,反倒还会产生负作用,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作为父母应轻描淡写地说:“我相信以你的实力,应该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绩,这次考试大概没有完全发挥吧!妈妈相信你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这样孩子不但不会丧失自信心,而且还会增加干劲,发奋图强,比把孩子训得发憷好得多。

  不知是否因为母亲的这种鼓励,阿黄的成绩的确逐渐进步,后来竟挤进了好学生之列。大概是母亲常向阿黄表示:“你应该做得到!”使他产生了自信,一旦碰到困难的问题时,便会努力不懈,直到解决为止。

  偶然间解决了某项问题,知道自己还是有实力的。这种暗示越来越强,最后就成为真正的自信。只要带着这份自信读书,以后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为人父母者,若能经常引发出孩子的潜在能力,孩子的成长有时会出乎父母的意料之外。对于看轻自己的孩子,这种鼓励方式,无疑是最有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环保的观念,要留给下一代一个完好的地球
  其实,如今很多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在满足个人生活舒适的情形时,常常是不顾和忽略“环保”概念的。比如,装修一间房屋你使用了多少木材,那样对人类的未来会带来灾难吗?配置家庭影院、音乐中心时,你考虑过播放时的分贝会干扰邻居、带来噪音污染吗?吃各式食品,特别是品尝野味时,你想过哪些食品的原材料是应该控制和保护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那么怎么做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呢?吴海勇建议,父母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而非夹杂太多个人评判。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她早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到十岁才被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年轻力壮的母亲发现了这个10岁的小姑娘身上有诸多‘问题’,于是施以各种批评指责,甚至是责骂与羞辱。这位母亲的初衷竟也是‘为了孩子好’,‘担心孩子长歪’了。后来长大后,我的这位朋友感慨道:“跟父母一起生活的那些年是我最痛苦的日子。所幸,我没有放弃自己,竟然活了下来。感谢奶奶。”通过这个事例,吴海勇分析称,并不是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就叫陪伴。“如若父母不能够接纳孩子,以至过于强权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那么给孩子带去的心理创伤将是巨大且深刻的。”因此,对于孩子,要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孩不能哭

这条位于首位。这不仅是错误观点和性别歧视,还是不健康的。在接二连三的研究中,能证明压抑情感可导致身体疾病的证据已堆积如山。这些负面的身体症状和疾病大部分肯定都没有性别倾向。哭泣是一种非常健康、适宜的方法,来发泄内心深处更剧烈的悲伤、恐惧和忧郁。如果我们告诉他应该忍住不哭,这些负面情绪能伤害到每个人,包括我们心爱的儿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

  我们这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

  我们会看到,幸福感强的人,不会去追求内心不渴望、但别人却强加于自己的东西。

  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人想要的,通常是这个社会想要我们去要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让自己很迷茫,特别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那对于父母来说,要怎么做呢?最好的一个方式是问为什么,通过不断的提问与思考,去满足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需求。

  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法则: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效仿,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不然的话,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律自控

判断孩子是否有自制力的一个很好的小实验,就是在孩子面前摆一个最喜爱的食物,跟他们说:”妈妈出去一趟,如果你能忍住10分钟不吃,那么你将能得到两个。”

能做到的孩子很少,但有这等素质的不是一般的孩子。因为嘴馋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能培养吗?尝试让孩子体会到后悔的滋味吧!

自制力就如同镇定剂,能让孩子玩耍后按时写作业、天寒地冻能准时从被窝爬出来、旁边孩子嬉戏打闹他能埋头看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对了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好榜样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家里也很少收拾,或者说自己很少收拾,导致家里乱糟糟的。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随手乱放、随地乱扔东西的人。只有家长做好榜样,将家庭环境打理得井井有条,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源自内心认可的夸奖

  这类型的夸奖是家长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随着孩子的成长被忽视的。

  你还能否记得孩子第一次站立起来,第一次踉踉跄跄的迈步走,第一次张口清晰地叫出爸爸妈妈时的喜悦吗?你还能否记得当时喜悦后你给予了孩子什么样的夸奖或者认同吗?还记得你总是在孩子面前伸出的大拇指吗?还记得你总是能够脱口而出“你真棒”吗?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是否你的要求越来越苛责,是否你的言语眉目间对于孩子的赞同越来越少?诚然孩子们随着年龄的成长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世界与自己的举动,而这些可能是与家长相背离的。那么你是否能够调整自己的要求接受不同时期的孩子,又是否能够像孩子小时候那样随时随地的认可他们呢?

  还有很多家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却越来越少。相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相对无言的状态也绝不是一次两次就形成的。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永远只有老三句:“作业做完了吗?”“考试成绩怎么样?”“我说的你就不听吧!”,那么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鸿沟也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家长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要求上去衡量孩子,那么孩子永远都是弱者,都无法达到自己的满意。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是非对错观,也有准确判断家长对自己是认真还是敷衍的能力。所以“源自内心认可的夸奖”对于家长来说很重要;而且能够真心的夸奖出来也很重要。适当的放低自己的要求,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预期调整,做到可以真正的帮助孩子而不是打压其信心与兴趣,可以跟得上孩子的脚步了解的孩子的节奏;这些对于家长都是一种长期的修炼。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

“宝贝,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

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担家务的习惯

承担家务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办法,在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列出不同的家务,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坚持做3-6个月,孩子能够完全胜任了,可以进行调整,以锻炼起基本的生活技能。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应从小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培养

1、日常的生活当中,父母在对男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他总是会唯唯诺诺,表现出非常胆小的样子。而且在教育孩子要坚强时,孩子总是会放弃。教孩子做事要果断,不要优柔寡断,但是孩子总是拖拖拉拉。

2、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够优秀,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相应的方式方法不同。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个性,父母则应该要有目的培养。在男孩子个性培养时,父亲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3、父亲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无论多么的忙碌,都应该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带孩子去旅行,让孩子的视野得到开阔。在带孩子玩耍时,应该要鼓励孩子,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挑战,培养孩子锲而不舍的精神。

父母想要孩子长大后更优秀,那么在对孩子进行培养时,则应该要坚持四个原则。应该要给孩子灌输男子汉的思想,要告诉孩子:“作为男子汉要保护父母”。不要与孩子做“敌人”,而应该要与孩子做“朋友”。即便家中条件较好,也不要让孩子有“富有”的做法,应该要让孩子多吃苦。同时孩子在做事情时,父母不要包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