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原汁原味国外的英语学习法,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小学需要培养哪些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孩子崇拜“权威”,无条件信任老师,服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此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巩固。

学习习惯包含内容众多,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基本学习习惯,其次是拓展性学习习惯,个性化学习习惯没有硬性要求。

基本学习习惯
指孩子为了适应学习生活而必备的、基本的学习习惯,更多偏重行为规范。具体包括:学会倾听,敢于提问,认真书写,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善于思考,自主学习。

拓展性学习习惯
指孩子为了适应拓展性、探究性学习而需要具备的学习习惯。具体包括:与人合作,搜集材料,动手操作。

个性化学习习惯
指孩子自身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梳理知识关系、建立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等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慢慢的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给到回应,也可以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高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我们有些家长总是羡慕国外的教育方式,事实上除去偏见,外国有些优秀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美国的中小学阶段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技能的培养,对孩子的教育多采用鼓励的形式,教育方向也是朝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育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假如有一天我们国家也实行这样的体制,一样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兴趣发展,那难道只要有兴趣,不努力也能取得成功?

我们认为:兴趣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是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但这只是学习的启始动力,许多孩子对很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以后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为这个兴趣而努力。比方说乔布斯,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有着非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也是要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痛苦,不断尝试失败或积累下来。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优秀的人也是要通过不断努力,辛劳地付出才能成功。比如一个小孩,他是很喜欢画画,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努力过,那他以后就能成为一个画家吗?孩子因为有兴趣,所以对某件事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有目标去学习,甚至为此做出很多牺牲,这才是他以后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比如小学背古诗就比大学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起来了,再学数学等学科会更容易。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倒过来了,小学学奥数,高中背外语,这就错过机会了,事倍功半。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

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怕惩罚而爱说谎

有的孩子以为说谎能取悦大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有的孩子因为犯错害怕被惩罚而说话逃避。如果孩子说谎尝到甜头后,很容易就一发不可收拾。孩子长大了还携带这种坏习惯到了社会,是很难被人接纳的。

解决办法:

爸妈一定要给孩子梳理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言出必行,不哄骗他们。这样孩子才愿意信任家长,模仿家长的好行为。

在孩子说谎时,爸妈一定要认真地告诉他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一定要诚实表达,再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一时的说谎是永远没办法解决问题的。当孩子说出真相时,可以表扬他说了实话,再让孩子承担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体会成就感

我个人觉得,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

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做范文读出来。

我为什么会喜欢数学?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布置的某个难题,老师从讲台上奔过来,摸摸我的头问,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比吃一颗糖还高兴?我说是的。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数学,认为自己数学行啊。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有一点可以做,就是让孩子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我做好了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了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当父亲越久,当老师越久,越觉得教育我几乎没有入门,这根本就不是谦虚,真是这样。

尽管我准备好了坚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见效,也许我努力的时候见不到效,也许某一时刻我没有准备的时候孩子忽然成长,即使他成长了,我也不能贪天之功,感觉是自己的成功,影响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谁能说得清呢?

但,我要坚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发育有早晚,说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老人,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遗憾。

对孩子,如果我轻言放弃,那么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会内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助他。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接触社会的经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人,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他们要在社会中认识自己,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会有自己的总结自己的感受。

中国孩子只有一个身份,学生。孩子应该是社会人,然而我们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太少了。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会紧张,会不知道怎么办。

孩子们需要真正体验向陌生人求助、问路、自己做预算、自己学习乘坐当地的公共交通,当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会总有人来救你,你要自己尝试并且得出答案。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父母的经验固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孩子的亲自尝试会收获更多。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他们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在犯错误中得到正确的答案,那是最珍贵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时光不等人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努力的人生,当你凝眸回望,你会发现,最遗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去努力,没有吃当时的苦。

年轻时苦,不叫苦;年老时苦,才叫苦。年轻不要怕吃苦,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却发现时不我待,已经没有力气了。

年轻时主动吃努力奋斗之苦,吃完这苦,才能尝到生活的甜。不愿吃努力奋斗之苦,最后只能吃命运带来的苦。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事无成,不是因为资质平庸,而是因为不够努力。别在你垂垂老矣,两手空空时,再痛心疾首地说“如果当时能吃一点苦,能再努力一点”。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纪,吃苦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这样的少年似乎越来越少。

虽然苦过之后不一定有甜,努力过之后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苍白到连新的风景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觉得苦是因为你并未预见自己选择得过且过后的人生后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后生活的甜,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别在最好的时光里选择安逸,人生越懒,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错过美好的风景。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趁年轻,努力别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辈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抽个假期,和孩子一起进行一次家庭旅行吧!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为父母,你可以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世界大地纷繁多样。我们可以在空闲时间带孩子出门走走,让他们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

在旅行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孩子进行家庭出行方案、让孩子参与管理日常开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也让出行变得更有趣。

在旅途中,孩子的想象力、认识力都会被激发出来,全家出游也能够拉近亲子关系、增加孩子的幸福感,让孩子在结束繁重的学习后得到放松。

总之,一场痛快的亲子旅行,对孩子的成长一定大有裨益。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给父母的几句话

1)做好第一任老师和永远的班主任。

2)方向比方法更重要。

3)不做一百分妈妈。

4)孩子的聪明妈妈影响比较大,孩子的性格爸爸的影响比较大。

5)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

6)成功的教育不是投入金钱,不同的年龄就应该过不同的生活,不要让孩子做超过其年龄的事。

7)苦难是财富,孩子的要求不能全部满足。即使家庭条件好,也要坚决否定掉孩子的一些要求。

8)着力点也重要。

9)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相信他行,赏识他,发现他的长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