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原汁原味国外的英语学习法,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家长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但是,家长这样的一味谦让,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觉得“爸爸妈妈都要让着我,我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要从家长们做起。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笑

都说“爱笑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有专家表示,人在高兴时智商会提高。笑有利于大脑的发育,愉快的情绪能让孩子快速接收新的事物。

美国医学专家在系统地研究了年龄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结论:智商高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发笑的年龄比一般儿童要早,次数也多。

一般2-3个月的宝宝在父母的逗引下便会发笑,被称为天真快乐反应。这是婴儿与外界交往的第一步,也是心理发育上是一个飞跃,对脑发育是一种有益的激发,被称为“一缕智慧的曙光”。

所以,家长一定及时抓住这一缕“曙光”,让宝宝在快乐中成长,这也是作为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

惩罚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惩罚方式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千万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罚。比如罚孩子写字,会让他们认为写字是坏事从而产生厌恶情绪,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罚的感觉,造成心理阴影。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家长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识孩子,扶持自信,呵护自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

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偶尔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善良,别忘锋芒

孩子,善良是一种与生俱来、潜移默化的言行。

首先,你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其次,你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热情友好待人,但别逢人就将伤疤揭开,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是给你撒的是盐还是药;要学会有效沟通,但别用言语伤人,千万别掺与到他人的纠纷和冲突中;要有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必须要有分寸。

这个社会的确有些许不公和黑暗,但是只要你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好的风景。

孩子,善良没错,但在你保持善良时请别忘了带点锋芒。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坚硬。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能解决生活问题
  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生活的本领,不会煮饭洗衣,不会换轮胎,不会换灯泡,不会油漆家私,这不是你高贵的表现,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动手做事,说明你观念很落伍啊,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读过的书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而犹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从我们身边的榜样可以看出,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作为十几岁的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

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所以,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驱动力,才是王道

      教育孩子,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让孩子可以自发主动地想要变好想要学习。这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而且越早有这个意识以后就越受益。这里有一个叫做“驱动力”概念。

      人类其实天生就有自我发展和探索的驱动力,但是这个本能的驱动力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增强或者削弱。而这其中有三大因素非常关键,如果这三大因素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人的驱动力就会被激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赢,先学会输

这世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更没有一蹴而就,只有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如果想赢,首先请学会输。

输得起,才会赢。赢一时,未必次次可赢;输一次,未必次次不赢。赢了,不要沾沾自喜、恃才傲物;输了,不要忘自菲薄、一蹶不振。输不失志,赢不失态,输赢皆是人生常态,如果把输赢看得太重就会很累,要学会轻装上阵,跌倒了必须勇敢地站起来,微笑面对,从头再来。

孩子,千万别抱怨生活和他人,自己的苦自己吃,自己的痛自己忍,所有的路都要你自己来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些成功、赢得漂亮的人,私底下都付出了高于常人百倍努力与艰辛,只有用汗水与血泪才能浇出成功之果。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说教为身教

  总怕孩子太小,不明事理,所以反复给孩子灌输大道理,如果孩子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说教就变成教训了。说教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说教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话是真理,孩子必须听。但实际上许多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说教。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

  身教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要身体力行,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给孩子听。比如家长天天玩电脑游戏没节制,却要孩子控制玩游戏,只专心学习,孩子当然不服气。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怕你,现在会反驳你:你都天天打游戏,我就不能打?所以不要把温馨的家庭变成天天说教的课堂,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做给孩子看。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放手,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懂得感恩,乐于助人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最难且需一生坚持的修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天每时都在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心中有多少感恩,生活中就有多少快乐;生活中有多少怨气,心中就有多少痛苦。

平凡的日子,少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良师的培育之恩、同学的关心之情、朋友的援手之情……孩子,当你还没有能力去感恩时,请牢记别人的点滴之恩;当你有能力回馈时,勿忘初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也许只是一次扶老人过马路,一次公交车上让坐,一次帮父母洗碗扫地……从今天开始,请用行动来温暖身边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