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里去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阔眼界,融入社会。虽然学习的本质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但留学不同于一般的异地求学,环境、语言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需要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新环境,适应课堂内外的新挑战。
在国内课堂,孩子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所有内容,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回家后也是足不出户,面壁苦读,单打独斗,拼熬夜拼早起,一切以考试结果为重。除此以外,课外活动因为各种学习压力和竞争而逐步缩水,久而久之,孩子也习以为常,深知读书成绩是唯一的追求。
可在国外的课堂,孩子不仅仅要做题背书,还要学会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鼓励自我创新和挑战权威,倡导批判性思维。
课堂外更是西方孩子的主战场,是他们表演和发挥的舞台、展现个性的机会。他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花很多时间参加社团组织和公益活动,到各地参加交流项目,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促进文化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世界公民。
而许多中国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是短板,面对这双重压力,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常年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关注下学习生活的孩子,突然失去所有保护,肯定会承受比国内的同龄人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独立能力弱、参与意识淡薄、调节能力欠缺等原因,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他们很难引人注目,便逐渐脱离队伍,越走越孤独,越过越封闭,最后成为一个边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