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考入茂名一中的秘密:可以比其他人低160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努力,苦是暂时的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你要知道,现在吃的苦,其实是以后享的福。

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

孔子也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贪一时的安逸,让内心的懒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暂时的。现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要放弃。

你问他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吃点苦,他便振振有词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这样过,不努力也是这样过,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下过得舒服一点呢?

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时贪图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养,少了技能的支撑,明天就要忍受空虚与“贫穷”。

努力了,可能当时会感到痛苦,但当你迈过这个坎,你会拥有一个内心更加丰满,更有价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过的苦永远不会白费,上天总会补给你,即使你当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当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时的努力便会显现出来。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进步,思维上的开阔,心智上的成熟,这些对人生意义重大,一生都对你有益。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和孩子一起做运动
从举高高开始,爸爸就要陪孩子做运动。教给孩子勇敢,开朗的探索精神,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直面困难的勇气,这种日常的运动也可以拉进爸爸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小跑步、玩球球等,是适合爸爸和3岁以内宝宝一起做的运动。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就在你身边。”

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在尝试新事物时会感到无助,因为他不确定这会不会对他的“经验”造成反差。这个时候,爸妈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爸妈都在孩子身边默默守护着孩子。

“我们就在你身边”这句话会暗示孩子别害怕,最算做错了,家长还是支持着你。尝试新事物会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快速成长,爸妈宁可做孩子的精神护卫,也不要做孩子的万能机器人,所以多多说这句话,然后让孩子大胆地去征服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体验挫折感

温室里的花朵是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捧在手里怕疼,放在地上怕飞的爱子观,孩子在家长万般呵护下长大,成长过程一帆风顺。这样的孩子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
家长们,你从幼儿时就要让孩子遭遇“挫折”,并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关于分数

越想让孩子获得理想的分数,就越别死抓住具体的分数不放。对于孩子来说,经历一次复习考试,俨然战士在硝烟弥漫的现场上打了一次冲锋,已是身心俱疲,此时,他们需要的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而决不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训斥。我的建议是,在孩子们结束考试的那一天的晚上或者中午,一进门你们就对他说:有,我们去下馆子,想吃什么,说,你辛苦了,我们也跟着你沾沾光。卷子拿回来,饭后,父母都坐下来,铺开,一一分析,让孩子说错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要说的话,只有一句即可——比我强多了,我相信,你下次定会有进步,同时,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或者他的肩膀。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懂得聆听

  不懂聆听的孩子喜欢插话、插嘴,即使看似在听,但可能思绪已经飘到十万八公里之外。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小毛病,最好及时阻止。因为倾听代表对他人的尊重,能取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利于交往,不懂得倾听,还可能误会别人的意思。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真正爱孩子,让孩子现在就快乐。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是要有品格的,并不是说你出于对孩子的爱,为了孩子的好,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真正爱孩子的话,应该让孩子现在就快乐,而且让他一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如果孩子现在就不快乐,人性是扭曲的,将来有的是苦吃了。父母没有警惕到这一点的话,那这个爱品格太低,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仅仅表现在物质上的关爱,或者是一些具体处境上的关爱,譬如为他上一个好学校,为他买车买房,安排人生,甚至为他出国,都做好准备,这就算尽到责任了?不是这样的,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关爱。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关于专注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孩子的考试分数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岂不知,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那些“学霸”们,上课,作业,自习时全神贯注,他们也从不在学习以外的事情分心,比如玩手机,比如早恋。相反,那些手机不离手、听到窗外有一点异动就东张西望、蝴蝶来了捉蝴蝶,蜻蜓来了捉蜻蜓的同学,他们的考试分数绝不会排到前面。

家长应该自己观察,再向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学习不够专注,如果不幸,是,那可别指着老师,你们自己得下些功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还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

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有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

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

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3-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你必须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辛劳付出,培养出他们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

在上学阶段,努力学习就是责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与其说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能够自主学习,具备勤奋拼搏的精神,不如说是在培养他们自小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长大后踏入社会后具备积极向上,努力付出的责任感,这才让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楼主| 发表于 2019-3-2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爱唠叨的父母通常都会把对孩子各方面的不满一并发泄出来:“叫你这么多遍都不起床,这孩子就是懒。吃饭也懒,干什么都得催!”这也是犯了“超限”的禁忌,要求过多、过高,孩子会觉得:反正我也不可能全改了,改一个你也会唠叨别的,索性让你说个够吧。因此,父母最好直接面对当下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