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招聘 | 2020年和李阳英语一起追梦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达爱的能力过早被剥夺掉。

有人回忆自己跟父亲的关系说:“和爸爸关系一直很疏远,很遗憾没有和爸爸有关的有趣回忆,以前还以为爸爸不爱我,其实他不知道怎么表达。”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不仅让一个男人在婚姻中给不了另一半温暖的爱,而且还让孩子们也留下深深地遗憾。

可是父亲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不懂表达爱。当他们还是小小孩的时候,他们也会撒娇。但是大多数的时候,身边的大人会直接说:“一个男孩子,撒娇干嘛,扭扭捏捏的。”然后小小的孩子就收起了撒娇的欲望。

爱,是需要发声练习,需要有温度的教养。当我给儿子读绘本《我爸爸》时,我们会请爸爸模仿绘本里爸爸的神态和动作,像绘本里的爸爸唱歌、跳舞、打怪兽,模仿绘本里的爸爸扮鬼脸,这个绘本,提供了爸爸和孩子心灵互动的一个通道,通过爸爸的模仿,打开了通道的大门,有效地引导爸爸与孩子的互动,这是一种爱的表达能力的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
最需要这五种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
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
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种:共同成长的陪伴。
董卿说过: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陪作业” 4步走

预估:让孩子先预估完成每门功课的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到点家长要及时提醒,如果没按时完成,帮助孩子寻找原因;

如果是拖拉,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时间继续完成,给孩子设定一些奖励,激励孩子尽早完成!

检查:等孩子完成一门功课的作业后,给他一定的时间自己检查,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如果孩子确定自己完成无误之后,家长再仔细检查。

安排休息:根据孩子课业负担情况,合理安排做休息时间,让孩子从不同学科中转换思维。

总结:在检查完孩子的所有功课后,如果孩子完成得好,及时表扬;

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耐心帮孩子进行错题分析;

如果是因为粗心而出现错误,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些小惩罚,比如减少玩乐的时间、罚孩子做点家务或者做点体育活动等。让孩子牢记检查的重要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题面的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

因此,在教导孩子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和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

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惩罚法则 ,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更应该做出榜样。爸爸因来了客人,与客人倚着门聊起天来,这天的风很大,门几次被风吹天,埃迪的作业本被吹得哗哗响。门再一次被吹开的时候,埃迪猛的把门关上。而这时,外面传来爸爸的痛苦声。满脸怒气的爸爸对着惊恐的埃迪,举起的手就要打下去了。而爸爸终于没打下去。事后,爸爸对埃迪说:是我把手放在门的夹缝里,错误在我,为什么要打你呢。

教育,不光是口头说教,言传身教,影响不可谓不大。当埃迪长大后,他回忆,是爸爸告诉我,人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不是迁怒于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孩子的特质

普通父母:眼里的缺点永远多于优点

智慧父母:缺点、优点,都是特点

有的孩子软弱、胆怯,意味着他做事谨慎靠谱;

有的孩子磨蹭、优柔寡断,说明他心思细腻、认真实在;

有的孩子爱凑热闹、管闲事,那么他一定有颗乐于助人的心。

教育家约翰·格雷说过:我们不必去想该做什么使孩子更美好,而是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孩子已经是美好的了。

父母眼中的缺点,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特质,它的存在,也是成长的问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也就是说,孩子内在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才是最可怕的事。

家长必须拥有情绪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

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

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你读任何教育理念都是无效的。

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你就无法拥有实施教育的资本,无法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我们孩子的现在,以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接受我们孩子的现在,无论现在和将来怎么样,你总要以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了,社会结构也太不稳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习惯都是父母给的,要不为什么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爱他,给他你能够给的最好的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5句话

1.我的女儿(儿子)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2.别害怕,你一定可以的!
3.只要今天的你超过了昨天就好!
4.你付出的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5.做得不错,请继续保持你的好心态。

孩子都渴望得到长辈或权威人士的认可,父母认同孩子,尤其是孩子靠努力所获得的成绩时,往往能推动他们更积极,也更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心专注某件事

定心专注某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 。

老师们带过班级都能从中得到体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借读班上课时,注意两个班的学生的群体性差异:实验班学生上课,大部分人都很专注。虽然他们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欢自己思考、看书、动手做;有的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在争论碰撞中得到启悟,不管怎样,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一个班,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安静的,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走神,还有的打瞌睡。经教师反复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似乎是个顽疾,无论教师怎样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是改不了。

长期观察后发现,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能更快捷地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直至完成;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都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

再进一步与家长深入交流,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不难发现,专注习惯大部分是平时养成的,如教师的多次激励,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再如家长的最初严管,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还有平时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孩子有敬畏心

让孩子有敬畏心,说白了就是让孩子知道“怕”,这样孩子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才知道收敛,才知道遵守规定,能让自己处于安全之中,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潜在的保护,避免以后孩子犯下,就连父母也没有办法弥补的错误。

其实现在的很多孩子不懂尊重别人,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敬畏心造成的,当孩子不怕你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尊重你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和孩子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其实在教育孩子上面,很多家长都非常喜欢“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一味的劝告孩子,甚至有些“上帝视角”,但殊不知家长这样的沟通方式,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这样的情况基本上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是听不进去的。
所以在教导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将自己的位置,摆在和孩子同一个立场上,这样再提出建议,孩子更能听得进去。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年级学生,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

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确的地方,以改之。

三年级以后,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己确认。如果计算结果错了,老师批改或考试时,判了错,就让孩子自己去心疼、后悔,家长表示深表遗憾、同情的样子:“真可惜,这儿错了一点,没得满分。没关系,下次注意一点,会考好的。”检查语文作业,发现错别字,只在下面画个小圆点,由孩子自己查字词纠正;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

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