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3455|回复: 70

【免费赠送】李阳英语 小学英语水平测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1.jpg

2020年秋季学习过半,
您是否清楚学生的英语学得怎么样呢?
李阳英语精心准备了
小学3~6年级 英语水平测试题
11.jpg


参与测试,
完成题目并提交好后,
即可以马上知道测试得分及每道题的回答情况,
老师还会进行点评分析!
12.jpg

13.jpg

还等什么?马上参与吧!


免费英语水平测试
14.png

15.jpg

16.jpg

17.jpg


    李阳英语茂名分校是2013年经由茂名市茂南区教育局批准成立,并取得办学许可证(办学许可证编号:教民144090272018210号)的正规培训中心。
    本中心开设:英语、语文、数学、书法科目课程,课程从幼儿到成人,系统全覆盖。

李阳英语,为学生学习助力!
3.png

2020年秋季2.jpg
李阳英语茂名分校
咨询热线:0668-2827233、2199779
学校地址:茂南区油城七路26号(平安保险对面)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的确认、表扬与鼓励是孩子上进的原动力

如果缺了确认、表扬与鼓励,就像把种子放在干燥的土里不施肥、不浇水、不见光,他就不可能“发芽”,不会有上进动力。

最初孩子不懂什么叫有兴趣,不懂什么是好与坏,他的生命本能是让父母高兴。他认为让父母高兴的标准就是父母的确认、表扬和鼓励,父母的确认、表扬、鼓励是原动力。反过来父母的否定、批评、刻责是孩子成长的下拉力。如果一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就不会有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如果这三方面没有建立起来,父母说什么都没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促使孩子发奋学习是情感的力量,不是道理

情感的力量:一是兴趣,兴趣是做事情本身能找到快乐;二是做一件事情的结果能获得父母的承认,获得快乐,孩子就会反复去做。

孩子的第一天性是讨好,通过父母对他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通过父母为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父母表达一种爱的情感,激发出孩子的感恩的情绪,才会使他去努力做事情。讲道理激发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发奋学习只有如下原因:

(1)学习等于快乐;
(2)父母的良性供养——鼓励、确认;
(3)父母无条件的爱,激发孩子的感恩心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一对好父母,胜过200个好老师!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

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于是,儿子把想跟爸爸说的话都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门口或茶几上,纸条上既有他的心里话,也有他想问的数学题。

爸爸看到,就会在纸条上写下回复,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

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父母”这个角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每位父母,都必须对孩子亲力亲为。

陪伴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个故事;

可以和孩子分享今天有趣的事情;

可以和孩子一起攻克作业上的难题;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玩具、游戏……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和孩子,从来都是一种相互成全的状态。

父母为了孩子,固然是拼尽全力的付出,而在孩子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世上最完全的依赖、信任和爱戴。

哪怕我们在外一事无成,可回到家里,我们还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就是我们一生最光荣的称号。

趁着孩子还未长大,趁着我们还未变老,好好陪伴,用心教育,努力成就孩子。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也是任何成功都无法超越的荣光。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家长如何帮孩子提高成绩

不要只看到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进步空间

当孩子考了98分的时候,不要去苛刻孩子为什么没有考100分。

孩子明明从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这其中的进步空间,不值得被鼓励一下吗?

我们不能只看分数的多少,还要看孩子每次与自己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帮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个更好的学习计划,争取每一次都有一个对得起自己的成绩。

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

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业,自己完成了预习、复习后,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孩子的学习心态和习惯比成绩重要百倍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很多家长很容易纠结在孩子丢失的那“几分”上,拷问孩子为什么没有拿满分。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分数只是能力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比于孩子没有拿满分,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养成了上面提到的好习惯,孩子现在的学习是否轻松快乐等。

98分和100分并没有什么差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好的学习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关于品德

对于人格的完善和道德品质的优良,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首先关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社会公德和责任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甘于付出——这些,都比分数要重要得多。

如果孩子在以上任何一个方面有问题,那怕是有一点问题,即使他分数再高,那也不值得骄傲。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础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狠狠地教育他!

深圳有一个学生,喜欢钻研奥数,却走路慢慢吞吞总爱迟到,同学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个经历——他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被解雇了。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

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让学生罚站也如走钢丝,迟到自然可以逍遥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引发的重创,这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给孩子最深沉的爱,是放手

于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换句话来讲就是,有一种爱叫放手,不放手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纪录片《狐狸的故事》,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7,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狐狸,狐狸妈妈怀孕后,狐狸爸爸毫无畏惧地独自觅食,被群狼咬得遍体鳞伤,却还是带着伤痛拖回了食物,并坚持觅食挨过了那白雪皑皑的漫漫劫期。

春天,狐狸妈妈生下了五只可爱的小狐狸。小狐狸在妈妈爸爸的精心呵护下渐渐长大。

初秋的早晨,狐狸的爸爸妈妈像往常一样领着孩子们走向了草原的深处。在一块草木茂盛、小溪流水的地方停了下来。狐狸爸爸妈妈围着孩子们转了两圈,然后头也不回地向远处飞奔而去……

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狠心地“扔”在变幻莫测的草原,但是他们早已把生存的本领教给了小狐狸们。

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是这样。即使有再多的不舍,父母都必须忍痛放手,因为孩子的未来必须由他们自己去走。

只有放手,让孩子脱离“父母”这个舒适区,他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才会有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否则,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孩子的人生,只是重复父母的人生。

明智的家长,应学会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我们不是居高临下,俯身教诲,而是站在孩子身旁,与他肩并肩,陪伴他们走过精彩的一程。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根据内容规划学习时间

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

我们必须学会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面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

聊了一会儿又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目的知识。

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什么就上课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互相沟通、展示自我的重要能力,无论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工作,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上,第一要鼓励孩子敢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敢说是表达能力的第一道关口。第二是引导孩子会说,会说是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按照孩子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才是真实的、可信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接纳自己的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欣然接纳自己的孩子。有了这样的心态,才可能更好地跟孩子和平相处,也才能有好的心态去理解和赏识孩子,并且容易形成温馨的亲子关系,孩子也才会有拼搏的力量和勇气。所以无论家长们工作、生活压力有多大,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孩子营造充满信任、支持的环境,孩子就会成长得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上吃苦,一辈子受补

迈克尔·乔丹输掉了上百场比赛才成为“空中飞人”;

罗琳写《哈利·波特》修改了十二次才最终出版;

周杰伦忍受着强直性脊柱炎所带来的呼吸困难、脊椎疼痛,却依旧笑容灿烂;

许嵩默默地承受着谣言与愚弄,却依旧坚持自己心爱的歌曲之梦。

看看这些你们喜欢的明星,请同学们记住,没有人能替你去实现自己的梦,苦你只有自己去尝,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你的人生终究是你的“单人旅途”。

在学校读书不仅读的是书,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吃苦的习惯和能力,如果你连考试的苦都不怕,人生就没有苦能难得倒你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心理因素

学霸都是在考试之后因惊人的高分而显山见水。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成绩好与差,分数说了算。但有的孩子就是平时学的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看错题、算错数,出现各种不该犯的错误。

考试中紧张恐惧、马虎大意,都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弱的孩子,考试容易发挥失常,尤其是在中考、高考这种重要考试中,更易受到影响。所以,为应对考试,一定要把应考心态锻炼好,不能因为1毛半的差距,而影响最终的成绩。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正视失败,输得起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

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孩子的所谓挫折感、无力感大多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家长总会有这样的责骂:

“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恐怕不是读书的材料!”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用这些想法去评价自己。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要揪住孩子的错处不放,也不要将焦点一味地放在结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过程中肯尝试以及为此付出努力。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目的地从游戏中让她学习面对失败,让她有机会在玩乐中尝到“输”的滋味,体验“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让孩子正视失败

才能让她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

不至于被失败和挫折打倒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鼓励孩子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

关于审美,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木心先生说过一句很犀利的话: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审美敏感期,也是培养孩子审美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的孩子有幸在童年时接触到各种美好的事物,比如美不胜收的风景、美轮美奂的建筑、高雅的艺术作品、充满美感的生活氛围……那么今后无论他去到哪里,经历些什么,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都会浸润他的内心,并伴随终生。

你还可以这样做:

与孩子一起去山河湖海体验大自然的美。
带孩子去音乐会、艺术展,感受艺术的美。
培养与美有关、与利益无关的兴趣爱好。
通过赏名画、听名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美是让生活更有趣、更幸福的方式之一。朱光潜先生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与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鼓励孩子爱美,教孩子发现美、创造美,是很多家长会忽略但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一课,从现在开始,让“美育”融入到孩子的每一天生活吧,他会更爱自己,爱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