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066888888

【免费赠送】李阳英语 小学英语水平测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考高分就给奖励!这种承诺事倍功半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哈佛大学弗莱尔教授曾做过的实验:

把来自250所小学二年级到中学三年级的大约36000名学生分为两组,做对比研究。第一组的孩子,获得了“产出奖励”,比如考高分、比赛获得第一名等等才能得到奖励,另一组孩子,获得了“投入奖励”,比如读完一本书、按时上学、认真做题,就能得到奖励。

虽然孩子们都愿意为之努力,但是读书给于奖励的孩子在成绩上会有显著的提升。而考高分才给奖励的学生,成绩却完全没有提高。

其中的关键在于,读完一本书就给你奖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行动是非常明确的,只要你看书,只要你做题你就能获得奖励,相反,考高分给奖励,却没有告诉孩子怎么样做的方法。虽然孩子也充满干劲,但他不知道怎样做,无从下手。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奖励孩子学习后的结果,不如奖励他们的投入。另外,奖励的目标参考应该是越具体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体谅家人,遇事不指责

活在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得容易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麻烦的事、伤心的事、愤怒的事。

一家人在一起,要学会将心比心,理解和体谅家人的不容易,多体贴家人,用温暖为家人驱散寒凉。

家庭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是非对错的地方。

遇到困难和挫折,应该一家人一起面对,齐心协力一起解决,而不是无休止地指责抱怨,不理解不体谅,使家庭矛盾越积越多,家庭关系越来越僵。

丈夫在外奔波打拼,妻子应该体谅丈夫的辛苦,而不是责备丈夫挣钱少;

妻子尽心尽力照顾家庭,丈夫有空应该帮妻子做家务、辅导孩子功课,而不是指责家里乱、孩子成绩差;

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而不是苛责嫌弃父母;

父母也应该去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家人之间,更需要理解和体谅彼此的不容易,相互体贴,家庭才会充满爱与温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保持善良,别忘锋芒

孩子,善良是一种与生俱来、潜移默化的言行。

首先,你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其次,你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热情友好待人,但别逢人就将伤疤揭开,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是给你撒的是盐还是药;要学会有效沟通,但别用言语伤人,千万别掺与到他人的纠纷和冲突中;要有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必须要有分寸。

这个社会的确有些许不公和黑暗,但是只要你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好的风景。

孩子,善良没错,但在你保持善良时请别忘了带点锋芒。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坚硬。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家长适当放手,孩子才有成长空间

不少家长也明白对孩子的爱要有界限,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容易过度关注孩子,“关心则乱”,最后变成控制,使孩子丧失成长的空间和自主性。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克服自己的控制欲,学会有智慧地适当放手。

不要包办代替孩子的学业任务。大部分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总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的学业进步提供帮助,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提供帮助一定要有界限、方法要得当。即使家长自身学历高知识背景强,有足够能力辅导孩子学业,也不能越俎代庖,对孩子的学业过于包办代替或是严密监控。

应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既不让孩子形成依赖性而失去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老师掌握孩子的真实学业水平。家长应允许孩子有做错题的机会和失败的体验,让孩子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学会成长。家长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监督者或学习助理,而是成为陪伴者,和孩子一起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试错
很多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喜欢事事包办,然而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有些事情,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可以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当他犯错时,家长刚好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他成长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黄磊说:天下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个样子的父母,没有重样的。因为每个家都不一样。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因为常常爱过了头,就是自私的爱。那种爱比恨还要伤害。

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龙,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变成一个成熟独立的大人,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自由,都很贵。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你可以溺爱你的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会。

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就正确教育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必心怀远见,必高瞻远瞩,必能一切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出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楼主| 发表于 2021-1-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最大的误区

学习的主体虽是孩子,但是家长却是孩子学习路上最好的帮手。

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尤为重要,在这个时期,请家长千万不要再说“没时间,要工作”,再忙也请抽出一点时间来,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进度。

面对他们的压力,陪他聊聊天,谈谈心,帮助孩子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面对他们的拖延,家长更要及时鞭策他,适当地催促一下,让他有点紧迫感。

家长的有效陪伴,就是对孩子学习最大的支持。家长也不能只享受孩子优秀的果实,却不给予付出,这种付出不仅仅指的是家长为孩子创造的良好环境,为孩子进行的学业投资,更多的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陪伴和鼓励。

同样,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孩子取得高分,高兴庆祝时,家长也要避免孩子沾沾自喜,在孩子偶然失利时,陪他接受成绩,一起查缺补漏,此时的教训、怒火都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你和孩子变得越来越远。

家长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不要让考试成绩成为亲子关系的试金石,只需要一点鼓励、一点耐心,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近了,沟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

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

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保持善良,别忘锋芒

孩子,善良是一种与生俱来、潜移默化的言行。

首先,你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其次,你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热情友好待人,但别逢人就将伤疤揭开,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是给你撒的是盐还是药;要学会有效沟通,但别用言语伤人,千万别掺与到他人的纠纷和冲突中;要有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必须要有分寸。

面对好人的帮助要将心比心,热情坦荡;面对坏人的诱惑和欺骗要懂得保护自己,学会迂回,趋利避害。

这个社会的确有些许不公和黑暗,但是只要你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好的风景。

孩子,善良没错,但在你保持善良时请别忘了带点锋芒。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坚硬。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游戏教育
顺应孩子的天性,玩起来!

聪明的爸妈不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在他的童年阶段,最需要的不是伏案学习,而是快乐感受外界。

特别是男孩,更要野一点!man一点!

有时候,玩耍也能学习到知识,何乐而不为?

有一位妈妈见儿子调皮,喜欢伸手摘邻居家的玫瑰花。

这位妈妈便带着儿子来到花店,让儿子挑自己喜欢的植物花苗,体验种植的乐趣。

这个孩子买下了小金桔种子回家种下了。

每天孩子学习完就给小金桔浇水,观察生长情况,还做了一些小记录。

后来小金桔真的结出了好几个果实,孩子学习到了植物知识,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也享受了劳动的成果。

重要的是,孩子也开始喜欢看有关植物的书籍,从此孩子提到植物,竟然能头头是道,比大人还懂,周围的同龄人都把他当“植物大师”,多神气!

妈妈们还可以带孩子出去郊游,任他去海边捡贝壳,玩沙堆,还是在游乐场里快乐奔跑。

孩子在外面快乐了,自然心里舒畅,性情也变得开朗,以后绝对不会有任何性格问题困扰爸爸妈妈。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你弱势他强势

有一天,有位妈妈去学校接孩子迟到了,一个人贩子抓住机会,趁机哄骗她的孩子。骗子说:“哎呀,小朋友,我东西丢在厕所了,现在你能不能帮我去找一下。”

他是想把孩子引到厕所里,好让同伴下手。结果她连续问了三遍,这个小孩子一直摇头。他恼了,“你这孩子,没学过什么叫助人为乐吗?”

小孩瞪了他一眼,跑到老师身边去了,人贩子看这个孩子机警,马上转换目标。没到十分钟,他们骗到另一个小孩儿,正打算开车走人的时候,被警察抓了个正着。原来这个小孩子跑到老师身边,很笃定地跟老师说,这几个人是坏人。老师半信半疑,但是为了安全着想,还是报了警。

结果没想到,他们真的是坏人。老师就问这个小孩,“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坏人的?”小孩子说:“妈妈说过,如果有大人找你帮忙,不要理他,因为如果大人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定会寻求成人帮忙,而不是比他还弱小的孩子。”

成年男子一般不会找孕妇帮忙,健壮的成年人一般不会让老人帮忙,大人一般不会找孩子帮忙,寻求帮助一定是因为你比他强,所以他才找你帮忙。如果你本就是弱势,而强势的一方反而要你帮忙,那么说明他一定另有所图,这时候,请务必收起你的善良!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爱孩子”和“立规矩”不是单选题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孩子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