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12345
和教育 发新帖
楼主: 066888888

【免费赠送】李阳英语 小学英语水平测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我见过很多的家长,不肯用心陪伴孩子。

发现孩子成绩下滑,就给孩子找个辅导班,觉得只要自己舍得花钱,就算是尽心了。

小学初中高中,只知道把孩子塞到托管班和辅导班。

其实,让孩子发生根本改变的绝对不是补习班,你见过几个孩子是在补习班里变得出类拔萃的?

你只是花钱买一份心安罢了。

当然,如果孩子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落下一些课程,是一定要上补习班的。

或者有些孩子突然想好好学习,但基础太差,找人补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父母必须知道,父母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陪伴不是约束和干涉,不是时时待在孩子身边,而是你的心要始终和孩子的心息息相通。

这个世界上,再好的学校,再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交流。

无论多忙,都要留出一些时间用心陪伴我们的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孩子,多说谢谢

你身边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义务去帮助你、照顾你、容忍你。父母给了你生命,这已经是对你最大的恩惠了。

所以,当别人帮你一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说谢谢,否则没有第二次了;当别人不想帮你的时候,也不要心怀怨恨,因为人家本来就没义务帮你,再说了,你为人家做过什么吗?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父母过度“呵护”是一味“毒药”

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照顾一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过去的确是成立的。上学时,我拼命地努力,想通过学习,去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从来不大手大脚地花钱,因为我知道,父母供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不仅是我,那个时候,我身边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这样。

现在,一些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觉得亏欠了孩子,担心孩子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娇惯、宠溺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过着一种享乐的生活,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父母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感恩和体贴父母,更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的坏毛病。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正能量的家庭里,永远是1+1>2、1+1+1>3。
“家庭”代表的是共同进退,家人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正能量的家人则是我们携手披荆斩棘的力量。
正能量的一家人在一起,方法永远多于困难,日子永远都是往前走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习

在网络课程时代,学什么都变得非常简单。我们是如此的幸运,生活在了一个动动手指即能获取知识的时代,我们要好好的利用这些机会,每天都学一些新知识。

学习不同的东西,并不局限于你所感兴趣的,这能让你扩展你的眼界。一旦你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所以不要停止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人生是场马拉松,很多时候需要熬

熬,看似很苦逼、很窘迫,实际上是在充电、是在进取。竹子熬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

熬,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竹子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给略觉失意的孩子

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

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竭尽全力。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所谓富贵病、难适应,都是矫情

知乎上曾有一个很热的帖子,说的是在外留学的富二代,不学无术、不能适应,对在国外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排斥感,勉强混完一个学期后,意图退学。

他的爸爸二话不说,让他假期不要回国,不能在家呆着,必须出去打工。

找到一份在中餐馆的工作,少年开始了“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的日子。

“餐馆的老板极其苛刻,什么脏话累活都扔给我,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以及频繁地炒饭,有一段时间我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炒饭。

还要听命于其他店员的指使,哪里垃圾该倒了,哪里厕所堵了,他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颠屁颠地去解决。店里打工的人都没有文化,没有绿卡,不会英文,但我是新来的,而且职位最低,自然没有地位。

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个房间里,完全没有隐私。他们睡觉打呼,这对睡眠极浅的我来说又是一种折磨,常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第二天起来干活根本没精神又要被人骂。”

一个月后,拿着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他灰溜溜地回到家里。爸爸意味深长地说了一番话:

不是每个人都得循规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去公司当上班族的。只不过如果不走这条相对轻松的路,那摆在大多数人眼前的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干得了,有的人就干不了。

有的人没有条件也没有选择,只能干粗活,那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条件和机会却任性地放弃错过了,将来可是要后悔莫及的。

当然,要是有人天赋异禀,3岁识谱、5岁编曲或者18岁就能打NBA,那这些话不适用他。否则,好好读书永远不会让人吃亏。

从此少年认真学习,再无不适应。原来所谓的富贵病、难适应,都是矫情,吃一吃苦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勤劳是立身之本

萧何对汉朝的建立居功至伟。

立国之后,刘邦给他很多良田美宅。

但是萧何却都退了回去,反而选了一些贫瘠的土地。

刘邦不解。

萧何说:土地贫瘠可以让子孙勤劳耕种,良田收成好,反而会让孩子好吃懒做,长此以往,萧家迟早要没落。

事实也确实如此。

汉朝立国百年之后,大部分的家族都已经没落,只有萧家依然兴盛。

反观当下,很多家庭把孩子捧在手心,用心呵护,溺爱无度。

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张手,慢慢变得虚荣懒惰,这一辈子也就毁了。

美国人笃行的是实践教育,让孩子去做义工、去打工,去自己实践和锻炼,而不是像中国,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就负责包办一切。

勤劳和努力,才能造就一个孩子的独立人格。

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总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直接塞到孩子手里,是在伤害孩子。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辛苦,引导孩子学会勤劳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读书是最好的习惯。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读书,是最好的习惯。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寻找良师

很多人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可以阅读书籍,看励志电影,与智者交谈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但是只有这些,并无match法帮助你成功。你将需要一位良师,在你生活的关键时刻来指引你。你的良师会是你生活中尊重的人,并且精通于你所求帮助的领域match。你可以拥有很多良师,在困境时,你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也许他们在人生的某一刻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