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北燕荣光

[今日关注] 从军事的角度驳斥电城山兜村是冼夫人故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Eibicei 发表于 2020-10-26 15:14
两件事还是有点联系的,冼出生地细指于“山兜丁”,最早记载应该是明万历年(1573年-1620)吧,如果明万 ...

冼墓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记》“电白县冼氏墓”。
明《广舆记》:“电白县冼氏墓”。  
明正德(1506-1521)《琼台志》卷:“隋书谯国夫人没于隋仁寿初,墓在今电白县,宝墓固应在彼。”其时,电白县已于成化四年即1467年迁治神电卫。因此志中所称的“电白县”。就是今天的“电白县”。
明嘉靖《广东通志》:“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在电白县境。”该书修成于嘉靖四十年。即1561年。
明万历《高州府志》卷七丘墓中记载:“电白县诚敬夫人冼氏墓。”;明万历《高州府志》同载:“电白县冼夫人庙,城北长乐街西巷中。又有山兜娘娘庙,即夫人所生之地。”  
清代《广东考古辑要》:“隋谯国夫人冼氏墓 电白山兜遗址犹存。”道光七年《高州府志》:电白县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在县北十五里山兜娘娘庙后,土名鬼子城...。”
。。。。。。
自宋朝以来记载冼太夫人墓地为电白、山兜的史籍和志书,有省、府、县七种十多部


发表于 2020-10-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北燕荣光 发表于 2020-10-26 15:31
哈哈哈,当面对证又不敢,还倒打一耙,自己都承认是隋唐以后隔了一千多年的明万历年间才补上的地方县志, ...

想找专家对证太简单不过了。相关资料有提到,上面“”2004南方日报历史文化行“提到的吴馆除当时现场咨询外,还曾给你高州咨询者提供了电话。你们高州要对证太容易不过,何况政府早就对证过,而且你们高州有良知公心的对历史有研究的有关官员像上面提到的邹继海,专家贴提到的白雄奋等,都是认可考古界的客观结论的。何况你等造假派以张某某为代表的多少年前在相关会议场合早已和这些专家交过锋。早已经被怼得一塌糊涂。你等继续恼羞成怒吧。。。。我一普通人,就静静看你们这样恼羞成怒、错漏百出、自打嘴巴的表演就好。。。。


发表于 2020-10-2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20-10-26 15:44
冼墓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记》“电白县冼氏墓”。
明《广舆记》:“电白县冼氏墓”。  
...

山兜冼墓址在现在的考古研究基本上100%证实了吧(除非以后发现新的疑冢),冼墓址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明万历年首次记载冼出生于:“山兜丁”,且是在千年空白的新记载,极可能是当时墓地考古出土千年文物确切证据表明其出生地在山兜。
如果能在明代史书翻出记载出土过什么文物碑文字什么的,基本上实锤山兜乃出生地了

发表于 2021-10-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20-10-26 15:44
冼墓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记》“电白县冼氏墓”。
明《广舆记》:“电白县冼氏墓”。  
...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历史记载都支持你那个“娘娘墓”的。

万历《广东通志》:“电白县冼氏墓在旧县境。”此记载在《四库全书存目续编》,对嘉靖之前没有标注的新旧电白做了一个澄清。
顺治《电白县志》:“冼夫人墓地‘在旧电白县境,去今县二百里。”记载于张均绍《冼夫人考略.冼夫人墓地考》
康熙《电白县志》:“高凉郡夫人冼氏墓,在旧县治境上,去今县二百里。”
雍正《广东通志》:“高州府电白县隋高凉郡夫人冼氏墓在旧县境。”
乾隆《广东通志》:“电白县隋高凉郡夫人洗氏墓在旧县境。”
乾隆《高州府志》:“洗夫人墓或在高凉岭,或在山兜娘娘庙后。迄无定所,今并存之。以俟有识之君子。”
嘉庆《茂名县志》:“诚敬夫人冼氏墓,在县境,或云在高凉岭,或云在电白县北山兜村娘娘庙后。”

可见在清嘉庆道光之前,记载冼夫人墓在今高州境内是占大多数的。

在嘉庆道光以后,说冼夫人墓在今电白境就多了,那是因为嘉庆年间一个满人电白知县干了一件事,
这个叫特克星阿的知县在丁村“山兜娘娘墓”重新立碑,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有一个龟头已断的、没有墓碑的“赑屃”,
在没有任何文字、墓葬、和文物证据的情况下,凭一个残缺的“赑屃”和一些唐宋的残砖断瓦(闽人宋代迁移电白,
祭拜有一些唐宋的残留是合理的)就重新立碑是有点过分了。
从此影响了清嘉庆道光后面的《高州通志》《广东通志》记载。

注:“山兜”这样的称呼只有闽人地区才叫的。“娘娘庙”也是闽人纪念林默娘才有的名字(同理还有天后庙,妈祖庙),
粤西那么多冼夫人庙不会叫“娘娘庙”的。今电白人大多是宋代由福建迁移过来的,并不是原来的土著。

发表于 2021-10-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20-10-24 10:47
良德县起于何代?据光绪《茂名县志》载:良德“在县东北七十里怀乡”。《高州府志》载:陈置务德,属泷州 ...

高州府志》是有,陈置务德属于泷州。
但是《广东省志·地名志》有云 南朝陈代高凉郡领高凉、务德” 。
并且《旧唐书.地理志》又云“ 良德,汉合浦县地,属合浦郡。吴置高凉郡,宋、齐不改。”
至少良德是有陈隋之前属于高凉的记载。

又据《高州府志》 电白表后面的备注:“案隋志电白惟云,梁置电白郡,平陈,郡废,又有海昌郡废入。梁电白郡系何郡析置本无明文可考,旧表云梁析海昌置电白郡未免臆断。”
也说明了,旧电白(长坡)是否从海昌郡析出还要打问号! 今电白自宋析出宋康郡后就已经不属于高凉确是实打实。


发表于 2021-10-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茂名南路 发表于 2020-10-24 10:47
良德县起于何代?据光绪《茂名县志》载:良德“在县东北七十里怀乡”。《高州府志》载:陈置务德,属泷州 ...

高州府志》是有,陈置务德属于泷州。
但是《广东省志·地名志》有云 南朝陈代高凉郡领高凉、务德” 。
并且《旧唐书.地理志》又云“ 良德,汉合浦县地,属合浦郡。吴置高凉郡,宋、齐不改。”
至少良德是有陈隋之前属于高凉的记载。

又据《高州府志》 电白表后面的备注:“案隋志电白惟云,梁置电白郡,平陈,郡废,又有海昌郡废入。梁电白郡系何郡析置本无明文可考,旧表云梁析海昌置电白郡未免臆断。”
说明旧电白(长坡)是否从海昌郡析出还要打问号! 今电白自宋析出宋康郡后就已经不属于高凉确是实打实。

良德这个地方,对冯冼家来说是个重要的地方。
《旧唐书》冯盎,高州良德人也。 冯盎死后三年,州治移到良德,因为古人讲究孝道,有三年服丧期,期满马上移治良德,这个和旧唐书说冯盎是良德人是呼应的。
又有明朝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二《冯融传》有这样的记载:“自融以上坟墓皆在新会,宝以后皆居高之良德焉。”
《高州府志》引《太平寰宇记》载:“冯家村在旧电白县界。”《大清一统志》载:“冯盎即此村人,唐良德县地。”
《旧唐书》: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冯盎曾孙高力士也是高州城人)

虽然州治在良德60多年后移治保宁,但是60多年后又移治回良德呀,并且以后高州州治都在今高州内。
发表于 2021-10-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说说山兜丁村为什么没有冯冼姓氏居住

有些人说由于“冯君衡案”,导致牵连,冼家族人逃难,冼夫人墓给毁坏。我只能说太过臆断了。

看看高力士墓志铭怎么说,“帝昏难叩,家逐籍没”,也就毁家并没籍为奴,冯君衡或许死了,他儿子高力士只是阉割入宫为太监,姐姐冯媛进宫为才人,母亲和弟弟逃难到外地。既然直属亲人都没死,那么隔了5,6代的冼氏亲戚又有什么大的牵连呢?搞的好像灭九族一样。

再看看当高力士出人头地,被封为广州大都督的时候,距离冯君衡案也就30来年,冯冼家人就从来不回来修墓?家族就一个都不回迁故里么?

由此可见,山兜丁村是否冼氏故里还是要打问号的?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时候地方政府为了利益可以做出很多违心的事。
发表于 2021-10-5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看完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21-10-5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客观来看,就我认为,冼夫人为高州人。{:62_148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