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2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补充一点,前面提到的唐朝广州司马的刘恂《岭表录异》对秦末冼氏,高州保宁人(电白马踏)的记载,其实也从侧面说明系列相关问题。冼氏秦末就开始就在这一片区委治高凉,在这一片区进行相关军事政治活动。直至冼夫人时代,这里仍然是冼夫人家族的核心区,可见其”风水宝地“。
1、唐昭宗时期,任广州司马的刘恂撰写的《岭表录异》记载:”冼氏,高州保宁人也。“”秦末,五岭丧乱,冼氏点集军丁,固护乡里,蛮夷酋首不敢侵轶,及赵佗称王,。。。仗委治高梁“。”今南道多冼姓,多其支流也。隋书、北史等记载,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之女“、”世为南越首领“。这与刘恂所说的高州保宁冼氏显然一脉相承。
刘恂时代的高州领三县:电白、良德、保宁。州治址在当时的电白县城(今长坡旧城),保宁县即梁置之连江郡。当时的保宁县辖地为今之电白电城、树仔、岭门、马踏等镇。刘询所说的保宁人正是今电白人。
2、起居环境:俚人“跨踞山洞”、“巢居崖处,尽力农事”(见《隋书-南蛮传》卷八二),“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见《越绝书》等等。电白山兜依山傍水,山脉连绵数十公里,是适应俚人居住的好地方。山洞前面数公里,便是茫茫南海,既可捕鱼而食(嗜鱼食蛤),又可“以船为车”,飘洋过海,以致贩卖奴隶到远方。
上述结合部分史籍的记述,本人觉得是合理的。尤其是近海奴隶交易这块。其实,讨论军事地理不能局限山兜一个小点,山兜其所在的宋康,即电白东部到阳西一带都是其族居地,有说法称冼夫人之兄冼挺梁被朝廷委以南梁州羁縻南越高凉部落时,所谓南梁州指的就在今阳春、电白、阳西交界一带。也即是说,电白、阳西、阳春交界向南直至南海这一片区都是冼家控制的核心区。这一带往北临鹅凰嶂、望夫山乃至八甲群山等峰嶂,南临南海,中间是儒洞河,水源是不成问题的。此带有高山、有平原、台地,有海、有河,可耕作、可贩卖奴隶,进可攻,退可守。
实际上,地理军事之类的这种东西应结合当时的宏观背景、对峙状况、军事特点以及相关片区考察核证进行具体分析才更为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