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2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所谓乏见冼姓,这个早已有很多分析,你想找来看很容易,我也无须多述。
2、与电白故里有关可以分析的史籍,不仅是地方志,其结合隋书、北史,唐《岭表录异》(上面也多次提到),到明清以来的省、府(高州府)、县志,是一路具体愈加清晰的。且外人一千几百年年来没有任何异议。今天高州原称茂名县,还有阳江县、阳春县等的地方志也从没记录、从没异议。而今高州某些人从80年底开始借冼墓争议之机掀风浪、编故事、搞浑水才引致所谓故里争议。两千年前,在移动互联时代还不发达的时候,的确有不少人被蒙混。而移动互联时代,一般群众获取信息渠道更容易、丰富,也不那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蒙骗了。政府对冼墓考古的权威结论,冼墓的争议已经不存在,也就无法对历代记载的山兜故里产生挑战或质疑。这也是为什么冼墓国保的认定,被认为故里之争尘埃落定的逻辑所在。
3、随便称什么荒郊旱地太容易不过。前面帖子有说了该地的起居环境起居环境:俚人“跨踞山洞”、“巢居崖处,尽力农事”(见《隋书-南蛮传》卷八二),“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见《越绝书》等等。电白山兜依山傍水,山脉连绵数十公里,是适应俚人居住的好地方。山洞前面数公里,便是茫茫南海,既可捕鱼而食(嗜鱼食蛤),又可“以船为车”,飘洋过海,以致贩卖奴隶到远方。
上述结合部分史籍的记述,本人觉得是合理的。尤其是近海奴隶交易这块。其实,讨论军事地理不能局限山兜一个小点,山兜其所在的宋康,即电白东部到阳西一带都是其族居地,有说法称冼夫人之兄冼挺梁被朝廷委以南梁州羁縻南越高凉部落时,所谓南梁州指的就在今阳春、电白、阳西交界一带。也即是说,电白、阳西、阳春交界向南直至南海这一片区都是冼家控制的核心区。这一带往北临鹅凰嶂、望夫山乃至八甲群山等峰嶂,南临南海,中间是儒洞河,水源是不成问题的。此带有高山、有平原、台地,有海、有河,可耕作、可贩卖奴隶,进可攻,退可守。
实际上,地理军事之类的这种东西应结合当时的宏观背景、对峙状况、军事特点以及相关片区考察核证进行具体分析才更为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