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关于冼夫人的墓地,史料有多种说法,今之学者也多是根据史料进行推断。[color=rgba(0, 0, 0, 0.9)]如今最为盛传的是在电白电城镇山兜丁村娘娘庙后,但至今仍未有确凿的考古发现(诸如墓志铭或其它带文字记述的器物)证明。
[color=rgba(0, 0, 0, 0.9)]高州 [color=rgba(0, 0, 0, 0.9)]长坡镇旧城村(即古电白郡城)西面数里处[color=rgba(0, 0, 0, 0.9)]冯婆岭出土的造像碑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根据史料记录:民国以前,明确说冼墓在高州的有明万历、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省通志,顺治和康熙年的《电白县志》,光绪年的《茂名县志》,共八部,明万历后,基本上有方志的各朝都有论述(仅道光年没有)。高州电白并存说的是在乾隆年和光绪年的《高州府志》,嘉庆年的《茂名县志》,共三部。
明确说冼墓在今电白的有明嘉靖和清道光《广东通志》(嘉靖年的稍欠明确),道光的《高州府志》,道光的《电白县志》和光绪的《电白乡土志》,共五部,其中四部是道光之后的,年代都较晚,只有年代较早的稍欠明确的嘉靖《广东通志》。道光《电白县志》修于道光六年,章鸿等修,电白邵咏纂,道光《高州府志》修于道光七年,黄安涛等修,潘眉纂,道光《广东通志》有两版本,一是道光二年本,一是同治三年重刊本,表格中的版本对冼墓记述时,有“县章志”三字,又提到“嘉庆二十四年”这嘉庆末年之事(见上表),可见是引道光六年章鸿修的《电白县志》,其应是同治三年的重刊本(道光二年的不可能引道光六年的章志)。其对冼氏墓的记述,大概是写有《诚敬夫人庙碑铭》的崔翼周,参与编写了道光六年的《电白县志》,该志影响了道光七年的《高州府志》,后又影响了同治三年重刊的《广东通志》,故有说冼夫人葬“山兜之原”在道光之后的流行。
关于电白:电白分“今”、“旧”电白,不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亦常糊涂,故在史籍中多有混淆(这正是冼墓争论的真正起因)。故本地方志对冼氏墓的记述,多在电白前加“今”或“旧”以示区别,“旧电白境”即是指今高州东北部。该志所说的“电白”前未有加“今”或“旧”,确有不明确之虞(毕竟当时电白迁神电卫已近百年,编者或有疏忽)。但这里不列于高州电白二者并存说,还是列于“电白说”之中。
方志记冼氏墓,多在其前或加“谯国夫人”或加“诚敬夫人”或加“高凉郡夫人”等名称,以示尊敬。但此志却在“冼氏墓”前加“电白”,说“电白冼氏墓在旧(电白)县境”,似乎是针对嘉靖通志的冼氏墓“在电白”之说而说的,是说嘉靖等传统史籍所说的“电白冼氏墓”是在“旧县境”。自此近二百年的方志,明万历、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五部省通志,都说冼氏墓在旧电白,自然没“山兜之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