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wsyp103

写了一本电白人的家庭传记,暂且叫《家庭悲歌》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yingxin197 发表于 2024-12-27 11:35
既然不想听,那你又为何一直看下去呢

我是看看你有没有和我吵架
发表于 2024-12-27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IP未知
你希望我和你吵架吗
发表于 2024-12-2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yingxin197 发表于 2024-12-27 12:58
你希望我和你吵架吗

我希望你发财,或者伸出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
发表于 2024-12-28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yingxin197 发表于 2024-12-27 10:20
现在故事才讲到一半,你要耐心看下去啊

还有几个人对故事感兴趣?只不过哪里热闹哪里去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我计划中,这本书目的是记录我爸爸的点点滴滴,那是关于他成长、经历的故事。然而,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无法绕过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我的奶奶。她不仅是我爸爸的母亲,更是他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引领者与见证者。因为有奶奶的存在,我才有我的爸爸;也因为奶奶,我的家族树得以枝繁叶茂,延伸出了舅公、继爷爷以及我们这一辈的兄弟姐妹。奶奶将我们所有人串联在一起,我和我的叔叔堂弟堂妹们身上共同流着奶奶的血脉,所以我们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亲人。
记得在村里生活的那段日子,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关怀与爱护。每当她见到我,总是不忘叮嘱我要努力学习,保持善良,远离邪恶的诱惑。这份来自长辈的期望与教诲,是我童年成长过程中最温暖的感情之一。相比之下,我的继爷爷,虽然也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他从未像奶奶那样,给予我如此直接而深刻的关怀与指导。奶奶的爱,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更渗透到了生活的细节中。每当她家的鸡宰杀后,她总会给我家送来一碗的鸡肉;而当她家的葡萄树挂满硕果时,她也会精心挑选几串最甜的葡萄,留给我们享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满载着奶奶对我们爱与关怀。与奶奶的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继爷爷对待我们的态度。当他给堂弟们分发香蕉时,我却常常被晾在一边,无法享受到那份甜蜜。这种差异,或许正是血缘关系与非血缘关系之间最直观的体现。
在我斑驳的记忆画卷中,奶奶的形象总是与岁月的沧桑紧密相连,仿佛她生来便是那位满头银发、身着全黑老式服装的老人。见到奶奶年轻的样子是一段只能从尘封已久的相片中窥见的过往。那是一组由舅公早年归乡探亲时拍摄的珍贵照片,它们如同时间的信使,穿越了数十年的风雨,将奶奶和我妈妈的青春片段带到了我的眼前。在那泛黄的相纸上,奶奶并非后来我所熟知的模样,她的身影里还没有被岁月雕刻出深深的皱纹,她依旧穿着那个时代女性标志性的服饰,只是不同于后来全黑的装扮,那时的她或许身着深灰色衣裳。照片中,还有我年轻漂亮的妈妈,她的头发烫成了时尚的波浪状,洋溢着时髦和活力。而我,则是一个穿着短裤和背心的小不点,背心上的破洞不经意间透露出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脚下的赤足更是那个时代农村孩子纯真与贫穷的象征。然而,这组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相片,却未能得到妥善的保存。奶奶在整理房间时偶然发现了它们,却未意识到这些相片的价值,随手交给了我们这些孩子玩耍。最终,它们如同断线的风筝,消失在了记忆的长河中,成为了一段永远无法找回的珍贵记录。
奶奶常常坐在门前那颗刺竹树下,与邻居们聊着家常,话语间偶尔会流露出对过往的感慨。她会提及自己年轻时的不幸婚姻,被她父亲早早强逼嫁给了地主做妾的无奈,也会骄傲地说起,如果不是她的到来,我的继爷爷或许将孤独终老。我们孙辈们还从奶奶的口中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巢锦云,她弟弟,即我舅公的名字叫巢锦程,后来舅公回乡聚餐时,我还从舅公口中知道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巢什锡。在奶奶朴素的世界观里,生活虽多波折,但总有一份坚韧与乐观在支撑着她前行。
奶奶一生未曾接受过教育,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她常以豪叔和伟金叔为例,教育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豪叔因为会读书,得以摆脱当农民的命运,拥有了体面的工作;而伟金叔则因不努力学习,早早辍学,只能终日劳作于田间地头。然而,当我和堂弟们满怀热情地想要学习毛笔字时,奶奶却又会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态度泼冷水,她认为那是文人墨客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小孩子该涉足的领域。她的言辞虽打击我们,但背后却是生怕我们浪费了父母的钱财去买笔墨和正常的学习时间。
妈妈与奶奶之间的摩擦,便是一段难以回避的章节。妈妈与奶奶之间的争执,往往源于一些琐碎的日常。奶奶是个性情中人,对于家庭的和谐有着较高的期待。每当她听到妈妈无端地责骂爸爸时,心中便有不满。她不会选择沉默,而是径直走到楼顶,从高处俯瞰,对着我家,对着妈妈,用她那特有的方式,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妈妈同样是个不肯示弱的人,于是,一老一少,一个站在楼顶的高处,一个站在院落的低处,仿佛是在上演一出家庭版的“唱戏”,彼此间的言语交锋,构成了村角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这样的争执带来的后果,往往会波及我和堂兄弟的关系。每次吵完架,妈妈总会教唆我们不要去奶奶家,我们年幼无知,只能听从妈妈的话,很久都不去奶奶家与堂哥堂弟们玩耍。奶奶看到我,会走过来,用她那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告诉我:“我虽然跟你妈妈吵架,但你爸爸是我亲儿子,我带你爸爸很辛苦,所以我是很爱你们的”。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我们的爱与不舍,希望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争执而疏远她。
爸爸在水东打工后,回家的次数变得稀少。但每次回家,他总是会第一时间去看望奶奶,有时会带些水果,有时会带一袋子东瓜糖。这些简单的礼物,不仅是对奶奶的关心,更是对那份母子深情的维系。继爷爷也时常能分享到这份来自儿子的孝心。然而,随着我们家搬出村子来到城区居住,爸爸回来看奶奶的次数少了。有一次,爸爸难得回村里,奶奶却拉着他,责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不回来看她。爸爸的反问带着几分无奈:“回来干什么?回来给别人欺负吗?”奶奶听后,声音中带着哭腔:“那连妈也不要了吗?”那一刻,奶奶与爸爸面对面,两人都泪流满面。爸爸静静地听着奶奶的埋怨与数落,心中那份对母亲的依恋与不舍和对村子的厌恶,令他无言以对。其实,爸爸这辈子最舍弃不下的就是奶奶,而奶奶对儿子的爱,也从未改变过。只是,在生活的琐碎与纷扰中,他们有时身不由已,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那份深埋于心的亲情,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他们母子紧紧相连。
据我妈妈回忆,作为奶奶的第一个长孙女,我的姐姐在幼年时期得到了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那时,奶奶的爱温暖而细腻,洒满了姐姐成长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当我和弟弟来到这个世界时,奶奶的爱似乎已经被分配给了其他更需要她的孩子——伟金叔的儿女们。由于伟金叔和大婶终日忙碌于田间地头,奶奶便承担起了照顾堂弟堂妹们的重任。对此,我妈妈从未有过任何不满。毕竟,相较于伟金叔和大婶的辛劳,我的妈妈确实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她并不像其他农村妇女那样忙于农活,而是经常在村头村尾与乡亲们聊天说笑,享受着悠闲的生活,生活的来源基本来自己爸爸打工的工资。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与堂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尤为深刻。尤其是最小的堂弟,他几乎成了奶奶生活的全部,每天小堂弟就会与奶奶形影不离。从早餐到晚餐,每一顿饭都是奶奶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那些日子里,我们常常能看到奶奶捧着一碗粥或饭,从屋里追到屋外,耐心地给小堂弟喂饭。每当奶奶喂一口饭时,她都会先放到自己嘴里舔一下,然后再送到小堂弟的嘴里。起初,我们还嘲笑小堂弟吃奶奶的口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场景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甚至成为了我们家族中一个有趣的记忆。然而,这个习惯却引起了我大婶的不满。她认为这样做不卫生,于是找机会委婉地提醒了奶奶。奶奶听后解释说,她这样做是为了试一下饭的温度,以免烫伤孩子。虽然奶奶一开始接受了大婶的意见,但没过多久,她又恢复了原来的做法。大婶对此也无可奈何,只有默默接受。
如今,当我们堂兄弟在一起聊起这段往事时,还会忍不住开玩笑地说小堂弟是吃奶奶的口水长大的。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玩笑意味,但其中却蕴含着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感激。是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家族的每一个成员,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了的温暖和爱。
在我奶奶一生中,如果要评选出最孝顺的儿女,那么我的美兰姑无疑会荣登榜首。回望九十年代初,那是一个物质尚不充裕的时代,自行车还未完全普及,而美兰姑的丈夫却已经驾驶着一辆进口的铃木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那是一辆双排气、多气缸的豪华跑车,每次它轰鸣着驶向我奶奶的家,都会引来一群孩子的围观。我们瞪大眼睛,闻着汽油的“芳香”,围着这辆充满未来感的摩托车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充满了对美兰姑一家的羡慕。
美兰姑对奶奶的孝心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慷慨。她每隔一个星期就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看望奶奶,有肉有菜,还有我们小孩喜爱的零食。因此,我和堂弟堂妹们最期待的就是美兰姑的到来,她的每一次探访都如同节日一般,让我们能吃到零售和一顿丰盛的饭菜。
奶奶身体不好,需要经常看病就医。在那个时代,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美兰姑承担起了奶奶的大部分医疗费用。
美兰姑的丈夫在广州做煤气批发生意,他们家的收入在当时的村子里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行事也很高调。我记得姑丈三十一岁生日那天,他们家备下了丰盛的酒菜招待亲朋好友。作为美兰姑的娘家,我们家和叔叔家也受邀前往。那天,继爷爷请了村里一个开拖拉机的人,通过拖拉机把家里的大人和小孩都送到了美兰姑家。用拖拉机运人,现在看来多少有些滑稽和寒酸,但在当年拖拉机至少也是机动车,是有排面的。那一天,美兰姑家整个家族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的氛围中,美兰姑家的热闹与喜庆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美兰姑家发达后,她并没有忘记帮助家里的亲戚。然而,有些人却对她的高调作风表示不满,比如我的妈妈,还有我小婶。但在奶奶眼中,美兰姑的孝心是无可挑剔的。奶奶曾多次感慨地说:“早知道当年多生几个女儿好过生儿子。”这句话虽然带有几分怒气,但也透露出奶奶对美兰姑的喜爱与赞赏。
与美兰姑相比,我爸爸的亲大姐——那位早年因家庭变故后被送给别人当女儿养的姑姑,在奶奶的眼中并没有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这并非是因为奶奶对她没有感情,而是因为一件关系美兰姑与我大姑的往事,彻底断送了我大姑和我奶奶的感情,这件事如今回想起来,依然令我感慨和惋惜。
大姑的童年并不顺遂,跟我爸爸一样,从小受了不少苦难。大姑自幼与母亲离别,她在养父母家中成长,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这些磨难并未将她击垮,反而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养父母的抚养下,大姑逐渐长大成人,并嫁给了一位退伍军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婚后,大姑与丈夫育有一儿一女,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丈夫退伍后,被分配回当地的国营农场工作,这本是一份体面且稳定的职业,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保障。可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这对恩爱夫妻长久地享受这份宁静。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留下大姑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独自面对未来的风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大姑几乎被击垮。在短暂的悲伤过后,她振作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大姑继承了丈夫的岗位,继续留在农场工作。这份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足以让她养家糊口,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
在农场的日子里,大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不仅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大姑少有过怨言。有人曾建议大姑再找一个男人过日子,以减轻她的负担。然而,大姑却坚决地拒绝了。她深知,孩子们已经失去了爸爸,她不能再让他们承受任何情感上的伤害。她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承担起这个家,独立一人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姑找到我奶奶相认的。每年大姑都会带着她的两个孩子,来到奶奶家小住半个月左右。与大姑的到访相比,我们并没有像期待美兰姑那样热切地期盼她的到来。美兰姑每次来都会带来大包小包的零售,而大姑则更多地是带着换洗的衣服,这种差异在年幼的我们心中有不同的期待。
美兰姑见大姑退休在家,儿女也已长大成人,便心生一计,希望大姑能到她家中帮忙带孩子、做饭,做些保姆的工作,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大姑出于对亲戚的信任和对工作的需要,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
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兰姑的真实意图并非仅仅是为了让大姑帮忙,而是想借此机会将大姑介绍给当地一位家庭条件不错的老男人当老伴,希望他们能重新组建家庭。美兰姑的初衷是好的,她希望大姑能在晚年有所依靠,以减轻孩子们的负担,但她却忽视了大姑的个人意愿。大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她认为,如果自己有改嫁的意愿,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嫁人了,何必等到现在儿女都长大了再去找老伴呢?她坚持认为,现在的生活已经足够满足,无需再去寻求新的婚姻。双方因此产生了激烈的争执,美兰姑未能成功说服大姑,这门婚事最终也没有促成,美兰姑对大姑心生怨气。此事过后,两姐妹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而微妙。大姑深感失望和不满,决定离开美兰姑家回到自己家中。
奶奶在得知此事后,却固执地认为是大姑的错,一心偏袒美兰姑,甚至指责大姑的行为。吵到激动处,奶奶声称,让大姑不要再来看望她,让她永远不要踏进这个家门。这样的结果让大姑深感痛心,她与奶奶之间的母女关系因此降到了冰点。在我妈妈看来,这是一场“富女儿成功挤掉了穷女儿”的闹剧。在财富面前,连自己的母亲也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这实在是令人遗憾。  
此后的好多年,大姑再也没有踏足过奶奶的家门。这份亲情的裂痕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大姑与奶奶之间。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我都会感慨万分。原本应该紧密相连的母女之情,却因为奶奶的偏袒变得支离破碎。这不仅是大姑和奶奶个人的遗憾,更应该值得我们思考,老人如何在亲情面前做到不偏不袒,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我想,这也是家庭幸福的基本。
在继爷爷过世后的八个月,奶奶病重了,爸爸和叔叔们连夜送奶奶到人民医院检查,CT机检查显示奶奶腹部有一个肿瘤,并且患有严重的其它并发症,肝肾功能已严重不全,医生建议不要动手术,保守治疗。在医院住了三天后,奶奶病情恶化,医生下了病危通知。爸爸和豪叔决定让奶奶回家,这也是奶奶的最后心愿,奶奶说希望死在家,不能死在医院里,要落叶归根。回到家后,爸爸守在奶奶床前,已连续几天没合过眼了。爸爸把奶奶堆在房间的衣服都整理出来,然后拿到村前的小河里一件一件地洗干净,爸爸知道这些衣服也许他母亲用不着了,但他要为母亲洗最后一次衣服。爸爸一边洗一边掉眼泪,村里人路过,看到我爸爸在为奶奶洗衣服,纷纷说我爸爸孝顺。
奶奶回来的第四天,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79岁。爸爸彻底成了没有母亲,也没有爸爸的孩子了,爸爸知道从始再也没有母亲牵挂他了,村子里也没有爸爸牵挂的人了。奶奶去世的同一年,继爷爷已走在奶奶之前,早奶奶8月个月去世了。一年之内,一个家族的两位老人相继去世,有村里人说是不幸的;但我爸爸和叔叔们相信,奶奶是追随他的丈夫去了。两位老人都活到了80岁左右,算是有寿之人,并且没经历过多大的病痛,寿寐而终,算是喜丧吧!奶奶和继爷爷去世后,美兰姑便很少回娘家了,她的丈夫,即我姑丈的身体不久后身患重症,家庭里不好的事接踵而至;而我的大姑也在几年后去世了,令人嘘唏。
发表于 2024-12-2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wsyp103 发表于 2024-12-29 11:16
在我计划中,这本书目的是记录我爸爸的点点滴滴,那是关于他成长、经历的故事。然而,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 ...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还不如吃饱睡觉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4-12-29 15:29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还不如吃饱睡觉

谢谢支持,好文采。
发表于 2024-12-30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在文章中,你爸爸和奶奶虽有母子亲情,却也伴随着种种生活的无奈。
作者的文笔细致,包含深情与无奈,使人感慨。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yingxin197 发表于 2024-12-30 14:38
在文章中,你爸爸和奶奶虽有母子亲情,却也伴随着种种生活的无奈。
作者的文笔细致,包含深情与无奈,使人 ...

谢谢支持谢谢支持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前面章节中,对于家族亲人们称谓的使用,我总是显得谨慎而刻意。特别是在提及我爸爸的继父时,我始终选择以“继爷爷”这一称谓来界定他,而非简单地呼之为“爷爷”。这样的称呼,并非出于对他身份的不尊重,而是基于我内心深处那份细腻而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童年经历中,继爷爷这一角色,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未如传统意义上的爷爷那般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他没有成为那个在我跌倒时伸出援手,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或是在我快乐时分享笑容的亲人。相反,他的存在,更像是家族图谱中一个略显陌生的符号,静静地悬挂在记忆的枝丫上,没有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平日里,继爷爷对我们的关心似乎总是少了几分温度。他不会像对待伟金叔的儿女那样对待我们姐弟,他会带着伟金叔的子女们在村里小卖部买零食,或是偶尔趟墟时买回玩具分给我的堂弟堂妹们。家中有好吃的,即使我也在旁边,他却总是更倾向于分给我的堂哥堂弟堂妹们,而我们姐弟三人,仿佛总是站在那扇被忽视的门外,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份我们期盼的快乐而无法与家人共享。
这样的情景,渐渐地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疏离”的种子。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姐弟三人也鲜少主动叫他“爷爷”。每当偶尔鼓起勇气,试图跨越那道无形的鸿沟,用那声略显生硬的“爷爷”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时,换来的往往是空气中的一丝尴尬和沉默。那一刻,我们仿佛都能感受到彼此心中的那份不自在和无奈。
当我的爸爸年仅14岁时,继爷爷便与他分家,这意味着,在爸爸的少年岁月中,他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样的经历无疑是残酷的。他们之间不存在生物学上的父子关系,而实际上,他们之间也并没有建立起深厚的继父继子情感。爸爸的少年时光,更多的是在孤独与对生活的自我探索中度过;继爷爷,似乎成了他生命中一个模糊而遥远的背影。
在爸爸的回忆里,奶奶是那个在他成长道路上给予温暖与关怀的人。每当遇到困难与挑战时,是奶奶的慈爱与关心,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馨。相比之下,继爷爷的存在,似乎总是那么淡漠与疏离,他从未给予爸爸应有的关心与呵护,仿佛在他的世界里,爸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外来人。
这样的情感缺失,在爸爸心中埋下了遗憾与委屈。有一次在水东,爸爸偶然遇到了继爷爷大哥的儿子。这本是一次普通的相遇,因为对方的一番话,让爸爸的心再次泛起了涟漪。对方指责爸爸这辈子从不把继爷爷当作真正的父亲,这番突如其来的指责,让爸爸一时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与继爷爷之间的关系,确实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这份委屈与无奈,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或许,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父子关系,无形中在我心中架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对于继爷爷,我们总是保持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距离感,仿佛他是一个与我们格格不入的陌生人。而继爷爷,也似乎从未试图跨越这道屏障,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晚辈,我无法界定爸爸与继爷爷的冷淡关系中谁是过错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双方缺乏沟通、继爷爷太过看重世俗的血缘关系,而爸爸太过固执,心中总是记恨,是他们关系疆化的主因,这么多年来,双方都无法通过感情来感化对方,确实遗憾。
堂哥,一个只比我大两个月的亲人,我们自幼形影不离,共同度过了童年时期无数欢声笑语的日子。命运却在他四岁那年,悄然转折。那一年,小儿麻痹病毒如恶魔般肆虐,无情地侵袭着农村的孩童。由于家人的疏忽,堂哥错过了服用一种预防该病毒,叫做“糖丸”的疫苗,不幸被病毒感染。从那一刻起,他的命远被改变,他再也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嬉戏,而是被束缚在了轮椅之上,成为了一个终生需要轮椅陪伴的残疾人。
那次疫情,方圆十几条村子里,只有两个孩子遭受了这样的不幸,而堂哥便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孩子虽然勉强能够站立行走,但也需要借助拐杖,且步履蹒跚,脚形弯曲。这样的现实,给两个家庭带来了痛苦与哀伤。
在我的记忆中,老年的继爷爷对堂哥的疼爱与呵护,是深刻和感人的。堂哥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继爷爷的悉心照料下度过的。无论是喂饭、上厕所,还是其他日常琐事,继爷爷都亲力亲为,未有怨言。他容不得我们任何人对堂哥有丝毫的欺负,只要有人敢欺负堂哥,继爷爷便会以他最严厉的脸色来对付对方,不容许任何人对堂哥有不敬。
记得有一次,我弟弟在与堂哥打扑克牌时发生了争执,弟弟一时冲动,竟然打骂了堂哥。这一幕恰巧被继爷爷看到,他二话不说,拿起一条棍子便朝我弟弟打去。弟弟吓得撒腿就跑,而继爷爷则拿着棍子在后面紧追不舍,从村头一直追到村尾。弟弟一边哭喊着叫妈妈,一边拼命地往前跑。这件事后来被我妈妈看到了,她心中充满了对继爷爷的不满和怨恨,认为他对待孩子间的矛盾太过严厉,甚至是对我家的偏心使然,不近人情,有失长辈风度。
但我明白继爷爷的用心良苦,他之所以如此疼爱和呵护堂哥,是因为他深知堂哥的不幸所造成的尊严更需要长辈来呵护。他希望通过自己对堂哥的溺爱,能够让堂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让他在原本不幸的经历的里,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坚强和乐观的心。我现在对堂哥也是怀着这种同情与呵护之心,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给予堂哥一些钱财上的帮助。
继爷爷对豪叔的儿女,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疼爱。这份爱,源自于最质朴的血缘观念——豪叔是他的亲生儿子,而豪叔的儿女,自然便是他血脉相承的亲孙子孙女。这样的关系,让继爷爷对他们的偏爱显得理所当然,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我作为非亲生孙子的存在,在这份情感的天平上,自然而然地处于了较轻的一端。尽管继爷爷对我并无恶意,但那份偏心,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豪叔的儿女很少在村子里生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他们的身影是模糊而遥远。12岁之前的岁月,我几乎不记得他们的模样,因为他们总是在外乡生活,不是在广州就是在水东,我们之间没有共同成长的记忆,没有一起玩耍的欢笑,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屈指可数。记得有一次,豪叔一家终于回到了村子里。那是一个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日子,继爷爷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近那些久别重逢的孙子孙女,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弥补这些年错过的时光。然而,对于从小就不在爷爷身边长大的豪叔儿女来说,这份突如其来的热情似乎有些难以适应。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反而显得有些拘谨和陌生。
尽管如此,继爷爷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带着孙子孙女们去村里的小卖部买零食吃。那一刻,我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我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羡慕,有失落,也有淡淡的忧伤。我没有跟上去,因为我知道,在那个时刻,我可能是一个局外人,无法融入他们世界的旁观者。如今,回想起那段往事,我依然感慨不已。时间逝去,带走了那些青涩的记忆,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继爷爷的世界里,对血亲的偏爱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我的爸爸来说,年轻时被公社抓去批斗的经历,就是一块埋藏在他心底的礁石,这块礁石的存在,让他与继爷爷之间的关系始终蒙着一层难以消散的阴霾。
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爸爸年轻时的岁月被时代的洪流无情地卷入其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被公社的人抓去批斗,那段日子对他来说,是黑暗和痛苦的。让他更加心寒的是,作为家庭中的长辈,继爷爷对此事竟然没有任何意见,更没有站出来为他辩护和保护他。在爸爸的心中,继爷爷的这种沉默与冷漠,无疑没有把他当儿子对待。
与此同时,爸爸了解到,村里其他与他境况相似的人,在继父的力争和保护下,都免遭了同样的苦难。这种鲜明的对比,让爸爸心中的不满与失望更加浓烈。他常常想,如果那时继爷爷能够强硬一点,出面与公社干部解释一下,争取一下,或许他就不会经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现实总是那么残酷,继爷爷的沉默成了爸爸心中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也成了他日后对继爷爷心灰意冷的原因。
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爸爸与继爷爷各自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偶尔的礼貌性问候,或有时买礼物给我奶奶时,比如一包东瓜糖,一袋苹果时,爸爸也会给继爷爷分享一份,仅此而已。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那么出人意料。豪叔让继爷爷来到水东帮他看工地,而爸爸恰好也在豪叔的工地上打工。于是,继爷爷与爸爸在时隔三十年后,再次生活在了一起。
对于这次重逢,爸爸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既感到有些尴尬和不适,又无法完全忽视继爷爷的存在。每天,他都会买好菜,做好饭,然后叫继爷爷一起吃饭。可是他们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交谈,仿佛彼此之间还隔着一条鸿沟。
半年后,继爷爷从豪叔的工地回到农村的家。这次,他带了几只宠物兔子回来,分给了家里的堂弟们,同时也分给了我一只,这是我第一次收到继爷爷的礼物,虽然这只是一份简单的礼物,但在我的心中,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仿佛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继爷爷与爸爸之间那条断裂的情感纽带,让他们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我乐意看到这种变化。
1996年我们搬离了村子,前往水东开始了新的生活。自那以后,我回到村里的次数变得屈指可数,与继爷爷见面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中,继爷爷在我心中的形象却始终清晰如初,他晚年的生活似乎总是与耕牛和田野紧密相连。他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地负责着家里的放牛工作。夏日炎炎,他常常不穿上衣,只用一条白布简单地披在肩上,下身则穿着一条旧式的黑短裤,大部分时候是不穿鞋的;他头戴一顶用竹条编织的、又宽又大的尖头帽,这顶帽子成了他夏日里的最佳伴侣。继爷爷的背影总是让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他差不多90度弓着的背,长期的户外劳作,使他的身体被太阳晒得黝黑,这样的形象,无疑是一幅生动的南方农村老人画卷。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那个春天,即2004年的春天,继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0岁。他离世的时候,爸爸没有通知我回去,然而在继爷爷的葬礼上,我爸爸是作为长子身份扶在了继爷爷的棺材头的人,排在我爸爸后面的是里叔,伟金叔,最后是豪叔。
在继爷爷临终前,他特意把我爸爸叫到床前,用最后的力气,留下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一定要让子女们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这句话,不仅是对我爸爸的嘱托,也有可能传达着继爷爷一生中对我爸爸的复杂感情,让人唏嘘不已。
然而,回首过去,我们好像辜负了继爷爷的遗愿!
发表于 2024-12-3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你继爷爷一直以来对待你爸爸的态度,太令人寒心了。
假如我是你爸爸,我不会原谅他。
幸好,在继爷爷的葬礼上,你爸以长子身份扶灵,这是迟来的尊重。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yingxin197 发表于 2024-12-31 14:08
你继爷爷一直以来对待你爸爸的态度,太令人寒心了。
假如我是你爸爸,我不会原谅他。
幸好,在继爷爷的葬礼 ...

这不算尊重,是我父亲遵守农村习俗不得已做的妥协。
发表于 2024-12-3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yingxin197 发表于 2024-12-31 14:08
你继爷爷一直以来对待你爸爸的态度,太令人寒心了。
假如我是你爸爸,我不会原谅他。
幸好,在继爷爷的葬礼 ...

整不明白这些有什么好写,是百无聊赖还是无所事事
发表于 2024-12-3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4-12-31 15:51
整不明白这些有什么好写,是百无聊赖还是无所事事

我也有不明白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4-12-31 15:51
整不明白这些有什么好写,是百无聊赖还是无所事事

感谢不喜欢还看,难为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