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就别和历史来对比。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这句俗谚口碑形成于清末民初,大意是说广州是岭南美食的聚处,而顺德则是岭南美食的重要出处。 早在明代,广州成为与东南亚及西洋通商口岸,邻近广州的顺德已建制成县,且以发达的基塘生产一跃而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商品性农业区,讲究饮食之风渐盛。凤城河塘鲜遂成为广东著名乡土美食。牛乳饼、伦教糕、龙江煎堆、凤城粉果、龙江烧(酒)等相继问世,传遍南粤。 清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顺德加速了商品性农业和民族工业化进程,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并因之出现了美食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顺德众多圩镇纷纷推出原创性的名菜名店。羊额烧鹅、均安鱼饼、大良野鸡卷、凤巢三丝、大良虫崩虫少、大良酥糖……香飘岭表,引人垂涎。鸦片战争后,顺德菜已作为一个地方菜种进入广州城。 民国初年,顺德成为“南国丝都”、“广东银行”,餐饮业进入了鼎盛期,顺德美食精彩迭出,凤城蜜软鸡、凤城脆皮鸡、顶骨大鳝、大内田鸡、翡翠蚬蚧鸡、双皮奶、鱼皮角、“烧笋尾”、炒牛奶等纷纷涌现,并成为粤菜经典。 清末民初,凤城厨师挟技出外闯世界,他们前往穗、港、澳,以至东南亚及欧、美、非洲开餐馆酒楼,把顺德菜用为粤菜的代表推向全球。 有鉴于此,1996年修成的《顺德县志》写下了掷地有声的一笔:“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
|